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040字。

  古诗阅读专题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春夕
  崔涂①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②烟景有谁争?
  [注]①崔涂:唐代诗人,终身漂泊,久在湘、鄂等地做官,自称是“孤独异乡人”。②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归隐之处,这里指诗人家乡桐庐一代的大好山水。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送春风归去,把“东风”拟人化,依依为她送别,奠定了哀婉的感情基调。
  B.颔联化用“庄周梦蝶”的典故,写诗人梦见自己万里之外的家园里,子规在月下哀啼。
  C.颈联暗示当时社会动乱不安,第六句中一个“唯”字,更加突出了他的内心愁苦之深。
  D.这首诗前四句描写春夕特定情景,因景抒情,后四句直抒心曲,感情真切,凄婉动人。
  15.诗歌尾联耐人寻味,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14.B(“诗人梦见自己万里之外的家园里子规在月下哀啼”理解错误。“子规枝上月三更”并非梦中之景)
  15.①尾联表达了自己想要归隐而又欲罢不能的矛盾之情。②化用“五湖”典故,表达了回到故乡归隐田园之意。③“自是不归归便得”交待了诗人因抱负未展而不愿归去的处境,表达了他的无奈与矛盾。)
  四川省西昌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①
  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②,三黜名惭柳士师③。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注]①元和十年(815),刘禹锡被排挤到荒远的岭南州郡,而柳宗元也再次被贬为柳州剌史。两人同出长安南行,到衡阳分手,诗即为此而作。 ②[黄丞相]西汉时有个贤相黄霸,受汉宣帝信任,曾两度出任地近长安的颍川太守,结果清名满天下。③[柳士师]柳下惠为“士师”(狱官),因“直道事人”三次遭贬黜。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首联采用工笔,把诗人同友人十余年屡遭挫折的经历展示出来,并为下文的展开,创造了条件。
  B. 颔联以典明志。黄霸清名满天下,而诗人“重临”,则是流徙南荒,苦闷自嘲。柳士师“直道事人”三次遭贬,暗指诗人因坚守正义而遭打击。
  C. 颈联写两位迁客翘首仰望北回的大雁直至它消失,耳旁传来哀猿的悲啼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D. 尾联“桂江”“连山”并无相连,但山水相望、思念相牵。寄离情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