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670字。
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考点概述词语的运用主要考虑三个层次的问题:①准确把握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内涵;②仔细了解词语语义轻重、范围大小、使用对象、感情色彩等特定指向;③辨析词语在语境中的语法搭配、整体语义等方面的问题。熟语,指常用的固定短语,主要包括成语(水落石出、叶公好龙)、惯用语(乱弹琴、开绿灯)、歇后语(飞蛾扑火一自取灭亡;芝麻开花一节 节高)、谚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格言(知识就是力量)等。熟语用词固定、语义结合紧密、语音和谐,是语言中独立运用的词汇单位。同时,熟语源远流长,言简意赅,富有表现力。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考查着力点本考点的考查难度适中,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一-方面考查考生对于汉语常用近义词的语意和用法的辨析能力,另一方面也是考查考生对于语段整体把握的阅读能力。
一、正确使用双音节词语和成语
(一)词义
1.词义的轻重
词义的轻重不同,它的用法也就不一样。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程度深、性质重,有的表示程度浅、性质轻。如“激动”比“感动”更强烈,“蔑视”比“轻视”词义重。夸大其辞,轻重失调,也常常是成语的设误类型,如:(1)为了出版这本画册,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休息的时间。(“义无反顾”指“高度的正义感或责任心不容许回溯到以前的时间或地点”或“从道义上讲只能勇往直前,不能回顾、退缩”,这里大词小用。)(2)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哀鸿遍野”比喻到处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程度太重。)
2.词义的侧重点
近义词有一个特点:基本上有相同的语素,同时也有不同的语素。分析不同语素的意义,找出它们的细微差别,把握各自的词义侧重点,才不会用错。如“诡辩”与“狡辩”同是无理强辩,但“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诡辩”就是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似是而非的论证,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狡辩”则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狡辩”就是歪曲事实,狡猾地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
3.词义的出处
成语的含义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有其原始的语境,如果不了解成语的出处,不了解成语的古义,就不能准确把握成语的含义,单从表面上去作肤浅的理解,甚至胡乱猜测,容易造成望文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