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930字。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语   文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考生注意:本卷共三道大题,满分100分,时量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翘首(qiáo)   藏污纳垢(ɡòu)    滞留  为富不仁
  B.悄然(qiǎo)    振聋发聩(kuì)    业己    眼花瞭乱    
  C.诺贝尔(nuò)    殚(dān)精竭虑 娴熟 锐不可挡
  D.要塞(sài )   深恶(è)痛疾    镌刻    抑扬顿挫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在历史纪念馆里,数百件文物无声讲述着70年前惊心动魄的一幕幕。
  B.校歌咏队参加全市“歌咏比赛”期间,音乐老师不辞辛苦,一丝不苟地指导。
  C.他在父亲的赞助下,白手起家开办了一家小有名气的工厂。
  D.十多年来,王教授为了钻研这个课题,殚精竭虑,终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并审议的《民法典》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法治保障。
  B.大力倡导使用公筷公勺,关键在于老百姓价值观念的重塑与更新十分重要。
  C.“网红博主”李子柒拥有约700多万海外粉丝,她的视频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之美。
  D.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围绕一个话题的各个句子,则应该有合理的顺序。
  ②写文章和说话一样,应当做到语言连贯。
  ③适当的运用关联词、提示语或过渡句,则可以帮助我们衔接好句子。
  ④语言连贯还应当注意句子的衔接过渡。
  ⑤要做到语言连贯,首先应该保持前后话题统一。
  A.①④②⑤③  B.②⑤①④③    C.②③①⑤④    D.②⑤④③①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立冬之后就是霜降了。
  B.骈文,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又称“四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与朱元思书》便是此种文体。
  C.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D.“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6.名著阅读。(4分)
  《红星照耀中国》中这样描写一位革命领导者:“在保安的时候,他和他的夫人住在两间窑洞里,四壁简陋,空无所有,只挂了一幅地图。比这更差的他都经历过,但因为他是一个湖南‘富农’的儿子,他也经历过比这更好的。他的生活和红军一般战士没有什么两样。他的伙食也同每个人一样,但有着‘爱辣’的癖好,除此以外,他对于吃的东西就很随便。在长征过程中,除了几个星期生病外,他和普通战士一样都是步行。”
  他是           (填人名,1分),这体现了他                                          
  的形象特点。(3分)
  7.语文综合实践活动。(4分)
  古人云:“人背信则名不达”。诚信乃为人之本,是一种人们在立身处世、待人接物和生活实践中应当具有的美好品质。某某中学八年级准备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下列哪个选项的名言与诚信无关?(    )(2分)
  A.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B.商鞅立木,曾子烹彘。
  C.言不信者,行不果。 D.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2)为了鼓励同学们广泛参与,年级组准备在校园内张横幅广为宣传。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句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示例一:诚信——人生的通行证。
  示例二:诚信是人最美丽的外套,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
  宣传标语:                                                  
  8.默写。(5分,每空1分)
  (1)                          ,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2)月下飞天镜,                            (《渡荆门送别》李白)
  (3)日暮乡关何处是?                            (《黄鹤楼》崔颢)
  (4)《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句)是:                           ,                           。
  二、阅读(37分)
  (一)读下列古诗,完成9—10题。(5分)
  使至塞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