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70字。
7《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
2.理解夹叙夹议、叙议结合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3.体会本文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情境导入】
同学们,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的老舍先生在《母亲》中说:“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花瓶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母亲,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同志的母亲,去认识他的第一位老师。
【新课解读】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什么叫回忆录?
学生讨论,谈自己的理解。
明确: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并加以适当抒情和评论。
2.让学生默读课文,在生字词处标上记号,思考课文的段落层次。
明确:课文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
第二部分(2~15段):叙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2~8段):概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和坚强不屈的性格。
第二层(9~13段):写母亲理解儿子,鼓励支持他投身革命。
第三层(14、15段):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深刻的影响。
第三部分(16、17段):写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并表达了作者以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中国共产党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崇高的思想感情。
(对上面的分法,学生可能会有不同意见,分歧主要是14、15两段到底归到第二部分还是最后部分。从文章内容的前后呼应看,这两段应是紧承上文做总结;从表达方式的运用看,应和最后两段组合在一起。两种意见都有道理,不必强求一致。)
二、深入探究——人物形象
1.请学生从文中找出带有“还”字的语句,找出一句抢答一句。
示例:①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