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520字。

  古诗阅读专题
  山东省泰安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后元丰行①
  王安石
  歌元丰,十日五日一雨风。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
  水秧绵绵复多稌②,龙骨③长干挂梁梠。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
  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鼓。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
  老翁堑水西南流,杨柳中间杙④小舟。乘兴欹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
  【注】①元丰,宋神宗年号。王安石先已作一首《元丰行示德逢》,所以这里加了个“后”字。②稌(tú):糯稻。③龙骨:水车,灌溉农具。④杙(yì):系,拴。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前两句,化用古人“五日一风,十日一雨”的典故,歌颂了元丰年间风调雨顺的气象。“五风十雨”也是新法的象征,新法所至,如时雨润苗,百姓安宁。
  B. 诗歌内容前后呼应。水田丰收,多种糯稻,粮食有余,多酿美酒,因此“百钱可得酒斗许”;因为风调雨顺,所以抗旱用的水车长年不用,被挂在梁上檐下。
  C. “鲥鱼”两句渲染了江南鱼米之乡的富庶和农民生活的美好。“百钱”两句写出了农村的欢乐气氛,即社日来临,村民们祭祀土神,聚会欢饮,正击鼓自娱。
  D.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闲居期间所作的“歌元丰”系列诗歌的代表作品,言浅意深,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变法之后国富民丰的基本现实,歌颂了变法取得的辉煌成果。
  16. 简要概括诗中老翁的形象特点,并分析诗人塑造这一形象的用意。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
  (2)本题考查分析把握诗中人物形象并探究诗人塑造这一形象的意义。仔细把握描写老翁言行的诗句,把握老翁形象,并结合诗人经历分析诗人塑造这一形
  ……
  山东省滨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溶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①。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②日,故垒萧萧芦获秋。
  [注]①西晋咸宁五年(279),司马炎为完成统一大业,下令伐吴,当时身为龙骧将军的王溶带兵从益州出发,沿江东下,很快攻破金陵,接受了吴主孙皓的投降,从此东吴灭亡。②四海归为一家,本诗作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此时的唐王朝经“安史之乱”后暂时维持着统一的局面。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下”与“收”二字相呼应,前者表明王溶兵来之迅猛,后者写出东吴政权覆灭之命运。
  B.颔联写东吴虽然苦心设置防御工事,以千寻铁链横锁长江,最终却也没能摆脱举旗投降的命运。
  C.诗的前四句洗炼、紧凑,在对比中写出了双方的强弱、进攻的路线、攻守的方式、战争的结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