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610字。

  文本对应练(十六)
  [基础运用层]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鼓:激荡,掀动
  B.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腾:传播
  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往、到
  D.汝识之乎  识:认识
  D [D项,识:知道。]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B.空中而多窍
  C.此世所以不传也  
  D.自以为得其实
  A [B项,古义:中间是空的。今义:天空中。C项,古义: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的结合,相当于“……的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D项,古义:其,代词,那;实,名词,事情的真相。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B.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D.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B [A项,舟:名词作状语,乘船。B项,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发出声响。C项,目、耳:名词作状语,用眼睛;用耳朵。D项,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4.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B.此世所以不传也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此余之所得也
  C [C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均为判断句。]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石钟山记》中,用反问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石钟山记》中,作者交代写这篇游记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石钟山记》中,作者认为士大夫不能了解该山命名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石钟山记》中,对“石钟山”命名的由来,作者持怀疑态度:对郦道元的观点,作者说“________________”;而对于李渤的观点,则说“________________”,颇耐人寻味。
  (5)《石钟山记》中,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可以看出,作者不认同李渤的观点,  以为他的说法只是他自己主观上认为的事实,其中略带有一丝轻蔑的味道。
  [答案] (1)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可乎 (2)盖叹郦元之简 而笑李渤之陋也 (3)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故莫能知 (4)人常疑之 余尤疑之 (5)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自以为得其实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石钟山记》是苏轼的一篇很有特色的游记,  ①  ,浓厚的考辨色彩深寓着对实践和为学的深刻的哲思。  ②  ,带儿子苏迈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