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500字。
课时优案11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名垂青史的文人 ,被后人格外喜欢的诗人亦不计其数。但往往诗文作得好的,人并不可爱;人品相当不错的,诗文却不过尔尔。而像苏东坡这样诗文书画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美都富于魅力者实在是 。所以,我总觉得自从有了苏东坡后,除去李白之外的其他中国文人都在他的光照对比下显得 。
喜欢苏东坡当然最先是由他的诗文开始。对于我们,苏子诗文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都不觉得有过。在中国,如若游历名山名水,如若中秋月下饮酒,人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提到苏东坡,仿佛离了苏东坡,山、水、月都会大为逊色。( );最具文化意义的水是西湖,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也是苏东坡;而中秋自有了苏东坡大醉而作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后,便都“余词尽废”。无论苏东坡是在思亲,或在怀旧,无论他自品孤傲,或自作潇洒,无论他心情畅快,或心情苦闷,总而言之,但凡他有所作,其作品都几乎可列入同类作品“之最”。当年宋神宗每逢“举箸不食”时,人们就知道他必是在读苏东坡的文章;学者章元弼家有美妻,可因太爱苏子诗文,每日读之 ,其妻难以忍受,章便为苏而休了妻。一个人的才华到了这种地步,实在是让人除却佩服仰慕,再无话可说。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多如牛毛 屈指可数 相形见绌 爱不释手
B.俯拾皆是 屈指可数 黯然失色 手不释卷
C.俯拾皆是 凤毛麟角 相形见绌 手不释卷
D.多如牛毛 凤毛麟角 黯然失色 爱不释手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①俯拾皆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此句没有“易得”之意。多如牛毛:形容极多。符合“亦不计其数”的语境。②凤毛麟角:比喻极其难得而宝贵的东西,也比喻罕见的人才。合乎语境。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此处不是强调少。③相形见绌: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句中有“对比”的表述,前后重复。“黯然失色”则正与前文“光照”照应。④手不释卷:喻指勤奋。此处不是强调勤奋。爱不释手:因喜爱某物而舍不得放下。符合语境。故选D项。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对于苏子诗文,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我们都不觉得有过。
B.对于苏子诗文,我们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都不觉得有过。
C.对于我们而言,苏子诗文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都不觉得有过。
D.对于我们而言,用什么样的溢美苏子诗文之词都不觉得有过。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综合各个选项中的句子看,本句要弄清主客体,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不觉得有过”的主语应该是“我们”,所以C、D两项排除。从语言表述的准确性看,此处不是强调“我们”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所以A项更优。故选A项。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将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庐山写得最有意味的是苏东坡
B.苏东坡是将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庐山写得最有意味的
C.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山是庐山,将庐山写得最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