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530字。
人文主题——理论的价值
1.认识理论著作的价值,探寻伟人对革命文化的理性思考,增强理论自信,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
2.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逻辑性,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语文素养
1.初步接触人文社科经典论著,了解这些论著的观点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体会其理性探索的精神。
2.抓住主要概念,把握核心观点,理清论述思路,感受其强大的思想力量和逻辑力量。
3.体会社科经典论著的表述方式,把握文章的论证、论辩艺术和严密准确的语言风格。
4.积极思考社会现象,深化对问题的认识,提高观点的深刻性,提升理性思维水平。
本单元七篇文章可分为两个板块。
板块一:《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四篇文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为中心,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确立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抗战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等不同时期,揭示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特点、社会思想领域的重要认识问题和马克思主义者的立场、观点及思维方法。
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针对当时资产阶级理论家歪曲马克思思想的现状,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基础,进行辩证的理论分析,澄清了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史观。
2.《改造我们的学习》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两篇文章分别写于抗日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指导当时中国共产党开展工作的政论,又是精辟的理论著作。文章高屋建瓴,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强大思想力量。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是一篇深刻体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的文章。该文引发了全国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
板块二:《修辞立其诚》《怜悯是人的天性》《人应当坚持正义》
这三篇文章是以立身处世的思想认识为中心,从自我到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再到自我与社会的关系,阐述了真诚、怜悯和坚持正义等问题。两类论文思想内容丰富,涵盖面宽广,观点鲜明,富于思辨性,论述方法各具特色。
1.《修辞立其诚》和《怜悯是人的天性》分别对长期以来哲学领域探讨的重要话题“真”和“善”进行阐释,在内容上从如何做好自己,到如何与他人相处,层层深入,情理相融,体现出浓厚的理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