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130字。
第二单元
7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秦腔
课后篇巩固提升
一、夯实基础
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攒拥 冗长 敦厚 殷勤
B.涤荡 偌大 麦秸 泡馍
C.陵墓 逞能 嬉闹 震憾
D.熨平 痴呆 田埂 渺小
答案C
解析C项,“震憾”应为“震撼”。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夕阳里一座山丘的顶上,坐着一个村女,她聚精会神地在那里缝什么。
②即使没有老伴在身边陪伴,孑然一身也可以幸福,没有生活琐事的负累,随心所欲地享受自由。
③中考后,告别了青梅竹马的初中同学,来到高中,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学习新知识,感到眼界开阔,前途更光明。
④在当下中国,有些人认为父辈的职业地位决定了子辈的职业地位。其实,从农民、工人家庭中走出来并且大有作为的人俯拾皆是。
⑤努力学习,就能增加才干。有了知识功底,还要多思,才能形成思想。多练,才能提高写作水平。出口成章,文不加点,靠的是多学,多思,多练。
⑥班主任虽然日理万机,但多次找我谈心,解开我的思想疙瘩。我再不努力学习,对得起班主任吗?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③④⑥
答案D
解析①聚精会神: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②孑然一身:孤零零一个人。③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现多指夫妻俩或恋人从小就相识。对象用错。④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所指对象只能是物,此处形容“从农民、工人家庭中走出来并且大有作为的人”多,用错了对象。⑤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⑥日理万机:形容政务繁忙(多指高级领导人)。此句大词小用。
3.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我看来,贾平凹的《秦腔》就是沈从文没有写完的《长河》。 沈从文太爱他的家乡, 他不忍心把他已经觉察到的家乡人的变化写出来。 贾平凹比沈从文心硬,他把他所感受到的家乡,农村社会在20世纪的变迁写了出来——这就是《长河》已经写了一部分但没有写下去的东西。 这样看沈从文,沈从文的文学 丰富起来, 不是一幅画挂在博物馆里。他也不是过去的人,不是已经过气的作家,他是活在今天的。
A.因为 所以 况且 如果 也 也
B.因为 所以 可是 只有 才 才
C.虽然 但 因为 如果 才 才
D.虽然 但 因为 只有 也 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经过艰难的跋涉,一条窄窄的石路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条石路的残迹泄露了一些秘密。
B.因为我们的到访,使这个即将消逝的山村有了一丝生气。
C.当时短短的二十年内,仅就这一个地方说,人口就从一百四十余万降到二十五万,原因是因为一场浩劫。
D.即使在比较平静的夜里,野狗的嗥叫和麂子的嘶声也会让人觉得格外恐怖。
答案D
5.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不妥帖的一句是( )
A.我不是都市激昂的乐章,也不是小山乡愁间的短笛;而是茫茫沙漠中的一串驼铃——勇敢的跋涉者的旅伴。
B.我不是钱塘江澎湃的雄潮,也不是桃花源安逸的小溪;而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