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340字。

  古诗词常见意象解读
  一、树木花草类
  1.松柏
  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高洁的品质。李白《赠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2.竹子
  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与君子的品德相符。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爱。
  3.杨柳
  “柳”谐音“留”,常作留客之意,又因柳丝柔长,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故古人常折柳送别。乐府《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即取此意。将别情用柳化成形象语句的是柳永,他在《雨霖铃》中写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以杨柳岸配合晓风、残月等意象,把自己与情人分别的凄惨之意描绘得淋漓尽致。
  4.梧桐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其一):“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只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种萧瑟冷寂的氛围。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5.芭蕉
  “芭蕉”和“梧桐”的意象差不多,都是离情别绪、孤独忧愁的象征。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把伤心、愁闷一股脑儿倾吐了出来。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6.折桂
  比喻科举及第。如温庭筠《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权德舆《伏蒙十六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握兰中台并,折桂东堂春。”
  7.怀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