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10字。
古诗阅读专题
广东省深圳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和君贶题潞公东庄①
司马光
嵩峰远叠千重雪,伊浦低临一片天。
百顷平皋连别馆,两行疏柳拂清泉。
国须柱石扶丕构②,人待楼航济巨川。
萧相③方如左右手,且于穷僻置闲田。
[注]①诗人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退居洛阳。后曾任宰相的文彦博(潞国公)也因反对新法入洛定居。君贶(kuàng),即宣徽使王拱辰。东庄,文彦博在洛阳的宅第。②丕构:大厦。③萧相:汉代名相萧何,曾辅佐汉高祖,终遭猜忌,有人劝他“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污”。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本诗写景由远及近,浓淡相间,描绘出一幅恬静雅致的庄园山水图。
B. 第二句水天相连,浑然一色,与王勃“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相近。
C. 第五句运用借代手法,暗指国家这座大厦需要依靠辅弼大臣来支撑。
11. 全诗波澜起伏,感情抑扬有致,在严密的章法中写出诗人的不尽之意。
16.诗歌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15.C
16.①尾联的意思:萧何作为一国之相,正如朝廷的左右手。他尚且需要置办闲田,来玷污自己的名声以打消皇帝的疑心。(2分)②此联运用典故(1分)作者把潞公比作萧何,既含蓄地赞扬了潞公(也包括君贶、作者自己)如萧何一般有辅君治国之才,(1分)又表达出他迫于形势只能置办闲田的无奈(1分)③同时,委婉讽刺了当今皇帝如同猜忌功臣的汉高祖,在“国须柱石”之际,却将辅弼大臣放置于朝廷之外。(1分)
广东省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10月阶段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南中别蒋五岑向青州①
张说
老亲依北海,贱子弃南荒。
有泪皆成血,无声不断肠。
此中逢故友,彼地送还乡。
愿作枫林叶,随君度洛阳。
[注]①据《全唐诗》载,武后时,诗人“忤旨,配流钦州”。在这里他遇见故友蒋五岑,但不久蒋又回到北方老家青州去了,于是诗人写下了这首诗。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首联“弃”“荒”两字写出诗人在流放地生活的凄惨悲哀。
B.诗歌颔联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不假雕琢,使读者如见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