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6970字。

  高中部阶段性测试高一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人:马树老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气势磅礴,画面壮阔,意象壮美,意境高远。笔者认为,如果从意象美的角度去赏析这首词,对准确把握这首词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也许能另辟一径。
  《沁园春•长沙》一词的意象美突出表现在景物的选取上,作者视野开阔,选取的景物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以上阕“看”字所总领的几句词为例,有山上的“层林”,有江中的“百舸”,有空中的雄鹰,有水底的游鱼。而从景物的状态看,有静态的火红的枫林,有动态的“争流”的“百舸”等。作者从远望到近观,从仰视到俯瞰,天长地阔,山红水绿,“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文赋》)。毛泽东的立意积极向上,昂扬奋进,他所取的“象”,就自然是那些竞相向上、生机勃勃的景物了,如万山、层林、百舸、雄鹰、游鱼等。
  《沁园春•长沙》一词的意象美还表现在意象的表达上。意象的选择固然很重要,但意象的表达则更应别具匠心。诗人笔下的意象不应是客观的白描,而应是“灌注了生气的形象”(康德语),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为了给选取的客观物象“灌注”更多的生气,很注重意象的表达,如上阕中“看”字所总领的一组意象群,其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中的“万”“层”“漫”以及“遍”“尽”“透”这些词在范围、程度、层次等方面,使红绿两色更为突出,更为丰富,更为浓艳鲜明,令人感到可爱。诗人除了表现山红水绿的静景的优美外,还着意描写事物动态的壮美,“百舸争流”中的“争”字,给碧绿无尘的江面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由于“击”“翔”这两个富有创造性和表现力的动词的运用,准确而生动地刻画出了在万里长空中鹰飞的矫健和在清澈见底的江水中鱼游的欢愉自在。诗人在“万类霜天竞自由”中用一个“竞”字,则有力地突出了在寒秋严霜下的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
  《沁园春•长沙》一词的意象美表现在意象的组合上。诗词中的意境内涵不仅包蕴在一个个意象之中,更体现在意象的组合关系之中。诗人们写诗,往往将一个个单一的意象按照美的规律,组成有机的、有时空距离的、有层次的画面,使其产生连贯、对比、烘托、暗示等作用,向读者展示绚丽多彩的生活图景,传达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诗人们常用多种方式来实现意象的组合,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主要采用并置式和辐射式两种方式。
  诗词意象的并置,如同电影镜头的蒙太奇组接,主要将单个的意象以并列的形式相互并置在一起,从而形成全词整体的“复象美”,亦即组合美。如上阕中“看”字所总领的一组意象群,从整体上看都是并列关系,诗人以并置的手法将意象组合在一起,并且注意动静搭配,远近结合,从而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湘江秋色图”。又如词的下阕中所回忆的往昔生活,也是两两并置,突出了年轻的革命者奋发向上、敢作敢为的精神,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气勃勃的“少年学子图”。
  诗词意象的辐射,即在群体意象中以一意象为中心并由此向四周“辐射”而形成一个意象群。仍以上阕“看”字所总领的七句为例,“万山”“层林”“百舸”“雄鹰”“游鱼”等意象则是在中心意象“万类霜天”的辐射下形成的,下阕中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两个并置的复合意象也是在“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的辐射下形成的。而从全词看,中心意象应该是“独立寒秋”的“我”,其他意象则是在这一中心意象的“辐射”下形成的。在这里,胸怀博大的看风景人也便成了“风景”,这是一幅气势磅礴的“伟人图”呵!
  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由于选取物象典型,表达意象生动,组合意象巧妙,创造出了高远的意境,形成了一幅幅壮阔的画面,使得这首词具有很强的审美效应。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1.下列关于《沁园春•长沙》的意象美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沁园春•长沙》的意象美突出表现在选取的景物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
  B.《沁园春•长沙》的意象美还表现在意象的表达则别具匠心,生气勃发。
  C.意象的组合也能体现作品意象美,这个组合有采用并置式和辐射式两种方式。
  D.《沁园春•长沙》一词由于意象壮美,意境高远,使得这首词具有很强的审美效应。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引用陆机《文赋》句,是为了论证《沁园春•长沙》一词立意积极向上,昂扬奋进。
  B.本文在论证结构上,基本采用的是总分总式的并列结构,使文章层次分明。
  C.本文采用举例论证方法,运用了大量的例子,使文章具有雄辩的论辩力。
  D.本文在论证意象的组合形成的意象美时,又分述并置式和辐射式,条理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沁园春•长沙》因为内容丰富,所以气势磅礴,画面壮阔,意象壮美,意境高远。
  B.《沁园春•长沙》的立意积极向上,昂扬奋进,取决于万山、层林、百舸、雄鹰、游鱼等意象具有生机勃勃的特征。
  C.诗人只有将意象按照美的规律组成画面,使其产生连贯、对比、烘托、暗示等作用,才能传达思想感情。
  D.从全词看,中心意象是“独立寒秋”的“我”,其他意象形成于“我”的“辐射”之下。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①前面的枪声,已响得稀落了。感觉上似乎天快亮了,其实还只是半夜。外边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悬得高。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屋里铺位都满了,我就把这位重伤员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担架员把伤员抬上门板,但还围在床边不肯走。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大概把我当作医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他说话的时候,我发现其他的几个担架员也都睁大了眼盯着我,似乎我点一点头,这伤员就立即会好了似的。我心想给他们解释一下,只见新媳妇端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