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550字。
第4课 篇目(一)__修辞立其诚
课文导入 素养任务
情何以动人?唯有真。人何以立世?唯有诚。“真诚”二字,是我们应毕生追求的美好情操,也是使得时间变得温暖、美好、光明的一剂良药。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修辞立其诚》,再一次探讨这个话题。 1.把握文章的观点,梳理作品的论证思路。
2.学习文中举例、引用等论证方法,体会文章严谨准确、简易朴实的语言特色。
3.学习立身处世以诚为先的原则。
任务驱动一 阅览资料•认识作者
[资讯概览]
一、作者介绍
当代哲学大师——张岱年
张岱年(1909—2004),字季同,别名宇同,河北献县人。中国当代哲学家和哲学史家,被学界誉为“国学大师”。1933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今北京师范大学),先后任教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曾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名誉会长。长期致力于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研究。注重阐发中国先秦以来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提出“综合创新”论的主张,兼取中西文化之长,创造新的中国文化。其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主要著作有《求真集》《中国哲学大纲》《真与善的探索》《中国伦理思想研究》《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等,有《张岱年全集》(八卷本)行世。
二、典型事迹
张岱年的爱国之心
1995年,86岁高龄的张岱年忆起一生中几个难忘的“第一次”时说:“最有意义的第一次是1945年8月15日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这是平生感到最快乐的第一次。”这其中包含着诸多亲历的苦难和辛酸,包含着对抗战胜利的殷切期盼,包含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念。张岱年在《八十自述》中说:“我少年时期,对于民族危机感受极深,痛感国耻的严重,于是萌发了爱国之心,唤起了爱国主义的激情。深知救国必须有知,于是确立了求真之志,培育了追求真理的热诚。自审没有从事政治活动的才能,于是走上了学术救国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张岱年始终把对哲学理论、中国哲学史和文化问题的研究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在一起。
任务驱动二 深思精析•走进时代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92年,当时,中国的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然而人心浮躁,甚至一些学者、文人也因生活所需,急功近利,言辞浮夸。有感于此,张岱年先生写了《修辞立其诚》一文,呼吁为人、作文都要“立其诚”。
[情境活动]
根据以上材料及你对张岱年先生的了解,为先生拟一副对联。
答:
参考答案:终生治学守诚心,万古流芳爱国人。
任务驱动三 常识博览•拓宽视野
学术论文
概念: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