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10字。

  第11课 篇目(一)  过秦论
  课文导入 素养任务
  一部战国史简直就是一部战争史。几千年以来,“弱肉强食”在自然界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被打破。两千多年前,当秦始皇做着千秋万代掌权的美梦的时候,一群疲惫的农民“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轻而易举地攻破秦国“金城千里”,导致强大的秦王朝“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共同探讨。 1.积累并掌握本课中的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2.理清课文思路,学习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和铺排渲染的语言艺术。
  3.结合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政治主张,理解作者居安思危、忧国忧民的思想。
  任务驱动一 阅览资料•认识作者
  [资讯概览]
  一、作者简介
  文才超众的汉赋作家——贾谊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著有《新书》十卷。以文才显名,后被汉文帝任命为博士,掌管文献典籍。不久就擢升为太中大夫参与政事,深受倚重。因提议改革政治,遭权贵老臣嫉妒毁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转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他“自伤为傅无状”,一年后也忧郁而死。
  贾谊的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有名。辞赋著名的有《吊屈原赋》《服鸟赋》。
  其文议论风发,雄辩有力,颇有文采,针砭时弊,酣畅淋漓,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所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并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因此,后世往往把屈原和贾谊并称为“屈贾”。
  二、思想情怀
  贾谊名言集锦
  1.国以民为本,君以民为本,吏以民为本。
  2.蓄积者,天下之大命也。
  3.自古至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民必胜之。
  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
  5.功莫大于去恶而好善,罪莫大于去善而为恶。
  [情境活动]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贾谊年少得志,后来遭文帝幸臣的诬陷排挤,但文帝惜才,不忍心把他放逐太远。于是灵机一动,便派贾谊去做自己最疼爱、寄望最深的小儿子梁怀王刘揖的梁国太傅。贾谊知道刘揖在文帝心目中的位置,如果能教导、辅佐好小刘,假以时日,封侯拜相绝不是妄想。
  岂知人事能料,天命难违。前169年,贾谊任梁怀王太傅四年之后,刘揖不慎坠马而死。而刘揖之死,让他肩负的使命与责任轰然委地。文帝虽没有直接怪罪于他,可文帝的悲恸更让贾谊心如刀绞。贾谊整日茶饭不思、诗书不进,以泪洗面,一年后,撒手人寰,年仅33岁。
  请你思考一下,贾谊郁郁而死的深层原因到底是什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