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740字。
文言文阅读专题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上谓监修国史房玄龄曰:“前世史官所记,皆不令人主见之,何也?”对曰:“史官不虚美,不隐恶,若人主见之,必怒,故不敢献也。”上曰朕之为心异于前世帝王欲自观国史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公可撰次以闻六月戊申,上与侍臣论周、秦修短。萧瑀对曰:“纣为不道,武王征之;周及六国无罪,始皇灭之。得天下虽同,人心则异。”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周得天下,增修仁义,秦得天下,益尚诈力,此修短之所以珠也。盖取之或可以逆得,而守之不可以不顺故也。”瑀谢不及。六年春正月,文武官请封禅,上曰:“卿辈皆以封禅为帝王盛事,朕意不然。若天下乂安,家给人足,虽不封禅,庸何伤乎?昔秦始皇封禅,而汉文帝不封禅,后世岂以文帝之贤不及始皇邪?且事天扫地而祭,何必登泰山之巅!封数尺之土,然后可以展其诚敬乎?”冬十二月癸丑,帝与侍臣论安危之本,中书令温彦博曰:“伏愿陛下常如贞观初,则善矣。”帝曰:“朕比来息于为政乎?”魏徵曰:“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许旨,此其所以异耳。”帝拊掌大笑曰:“诚有是事。”夏五月,旱。甲寅,诏五品以上上封事。魏徵上疏,以为:“陛下志业,比贞观之初,渐不克终者凡十条。”其间一条,以为:“顷年以来,轻用民力,乃云:‘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自古未有因百姓逸而败,劳而安者也,此恐非兴邦之至言。”上深加奖叹,云:“已列诸屏障,朝夕瞻仰,并录付史官。”因赐徵黄金十斤,厩马二匹。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曰/朕之为心/异于前世/帝王欲自观国史/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公可撰次以闻/
B. 上曰/朕之为心/异于前世帝王/欲自观国史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公可撰次以闻/
C. 上曰/朕之为心/异于前世帝王/欲自观国史/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公可撰次以闻/
D. 上曰/朕之为心/异于前世/帝王欲自观国史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公可撰次以闻/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监修国史,官名,唐初以宰相兼领修撰国史,渐成定制,后来成为官称。
B. 戊申,戊为天干,申为地支,古代干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是纪日。
C. 封禅,指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时登临泰山祭祀天地的大典。
D. 封事,指一般的进言奏章。古时逢灾异之事,大臣可借此向君王进谏。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萧瑀认为周、秦两朝夺取天下虽都靠征伐,但获得的民意拥戴不同,唐太宗则进一步指出二者统治时间长短有别,正因其对仁义与诈力采取的不同态度。
B. 面对众臣提议举行作为盛事的封禅之礼时,唐太宗不以为然,他认为如果天下富足安康,即便不行此礼也无妨,并援引了秦皇汉文的史实进行对比说明。
C. 在君臣讨论到国家安危的根源时,魏徵进言太宗在贞观初年崇尚节俭、力求谏言,如今则增加营建并且纳谏不如先前,太宗对此言论愉悦地表示赞同。
D. 近年来唐太宗不仅滥用民力,还认为让百姓服劳役就易控制,魏徵对此论调进行了批评,认为长此以往,将导致太宗早年 志向功业不能得到善终。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取之或可以逆得,而守之不可以不顺故也。
(2)自古未有因百姓逸而败,劳而安者也,此恐非兴邦之至言。
云南省云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汤字子公,少好书,博达善属文。家贫丐贷无节,不为州里所称。西至长安求官,富平侯张勃与汤交,高其能,举茂材。父死不奔丧,下狱论。后复荐为郎,数求使外国。久之,迁西域副校尉,与甘延寿俱出西城。
时匈奴郅支单于背畔礼义,留杀汉使者吏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