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90字。
古代诗歌阅读及名句默写
1.新趋势:更加侧重对诗句意思的准确理解,特别是对诗句中关键词的理解。
客观题
2.高频设错点:艺术技巧判断错误、诗人观点态度理解错误。命题创设情境,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以求创新。①题干的设问更
特加具体,让考生知道答题重点。②将命题材料与教材内容点相结合,创设综合探究情境。2019年全国卷Ⅲ要求考生将主观题
刘禹锡《插田歌(节选)》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进行语言风格对比,使考生置身于刘禹锡的作品群这一特定情境中进行审美感知、理性思考。
一、读懂诗歌
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要能准确答题关键在读懂诗歌。读懂诗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读。
(一)读选项:借助“选择题”选项读懂诗歌
(二)读标题
1.“读”标题揭示的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
2.“读”标题交代的写作缘由或目的;
3.“读”标题暗含的情感或奠定的作品感情基调;
4.“读”标题揭示的作品线索;
5.“读”标题表明的诗歌题材;
6.“读”标题暗示的诗歌的意境及表达技巧。
(三)读作者
1.诗人不同,诗风各异。 2.境遇不同,诗情有别。 3.时代不同,精神迥异。 (四)读注释
①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
②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③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读懂诗句;
④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⑤提供与“此诗作于作者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的注解→与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等情感有关。
(五)读正文
1.读章法:
不管是诗还是词,前半部分多为写景,后半部分多为抒情,特别是最后一句。
2.读意象
3.读用典
4.读情感词
二、明确题型
(一)诗歌情感:词句情感题、整体情感题
(二)诗歌形象:事物形象(意象)、人物形象、景物形象
(三)诗歌技巧: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构思技巧
(四)诗歌语言:炼字(含诗眼)、炼句、语言风格
三、精准审题
(一)选择题:明确选正确选项还是错误选项,运用“切片比对理解排除”法快速选定选项。
(二)简答题:“问”什么就“答”什么,分点回答,“观点”加“分析”形式回答。
四、名句默写
(一)定计划、回归高考必背64篇原文:7月1日前,每天回归哪几篇。
(二)收集平时考试易错题、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