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670字。
南平三中2021-2022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半期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答题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10分)
古诗文中有最美的景色:“树树皆秋色, ① ”是缤纷的山间秋色,“ ② ,长河落日圆”是壮阔的大漠风光,“ ③ ,浅草才能没马蹄”是欣欣然的早春景象,“ ④ ,芳草萋萋鹦鹉洲”是登高远眺之景,“山随平野尽, ⑤ ”是豁然开朗之景。
古诗文中有最动人的情怀:“ ⑥ ,烟波江上使人愁”是游子的乡愁,“ ⑦ , ⑧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英雄暮年的壮志,“ ⑨ ,何处无竹柏? ⑩ !”是贬谪中的自适和旷达。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10分)
关于英雄内涵的理解,郁达夫如是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dài__①__、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波德莱尔说:英雄就是对任何事都会全力以赴、自始至终、 甲 的人。黄宗羲说: 丙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② 。”张桂梅,改变山区女童命运的公益校长,评为感动中国人物。这是写给她的颁奖词:“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这颁奖词 乙 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分)
①________ ( A.戴 B.带)
②________ ( A. cháo B. zhāo)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
甲: ________ ( A.好高鹜远 B.心无旁骛)
乙: ________ ( A.诠释 B.注释)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
(4)下列四个句子填人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大丈夫行事 ②论是非,不论利害
③论顺逆,不论成败 ④论万世,不论一生
A .①③②④ B .①③④② C .②④①③ D .②④③①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3~4题。(6分)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首句,诗人用“亭亭”描写松的傲岸姿态,用“瑟瑟”摩拟刺骨的风声,简洁生动。
B.诗中以“风声”之“盛”衬托“松枝”之“劲”,两个“一何”使抒情意味更浓厚。
C.“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既写出松树成长环境的严,又体现青松“端正”的品性。
D.本诗是一首送别诗,情深意长。它不重在工笔细描,而以层层深人事物的内在见长。
4.“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在一问一答中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6分)
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共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②,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馀③,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④ ,可列坐而庥⑤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节选自柳宗元《石渠记》)
【注】①渴:指袁家渴(一条溪水的名字)。②泓(hóng):深潭。水深而广。③纡(yū)馀(yú):曲折伸延。馀,同“徐”。④箭:小竹。⑤ 庥(xiū ) :同“休”,休息。
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民桥其上 桥________ (2)其长可十许步 许 ________
(3)逾石而往 逾 ________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B.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C.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D.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