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090字。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今的学科划分中,汉字研究属于语言学,抒情叙事属于文学,它们处于不同的一级学科
下面。但在古时候文字学和文学并没有分得这么清楚: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都是从文字说
的:“古文经学”“今文经学”也是以文字相区分。
到了20世纪,由于模仿西方的学科体系划分,我们将语文分成语言学与文学两大学科,且
越分越远、越分越细。事实上,汉人的思维凝聚于汉字的结构里,汉文学特有的魅力来自于神
秘的汉字。若不将文字学和文学撮合在一起,很多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从《诗经》的“比兴”到王国维的“无我之境”,几乎历朝历代都以含蓄、耐人品味为好诗、
为上品。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学界有多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受老庄思想影响。老庄认为道
生万物,万物生于无。《逍遥游》讲逍遥,怎样才能道遥呢?要“无所待”,要“无我”“无功”和
“无名”。所以,要以“有”表现“无”,要将“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作为艺术追求。另一种
观点认为受佛教影响。佛教讲“假有真空”“万色皆空”,“空”乃天地万物的本性。受其影响,
诗词的创作也应追求空灵之美。
这些说法都有一些道理,但并不一定说到根子上。究其本源,还得寻到汉字身上。汉字不
同于许多拼音文字的地方,就在于它是表意的,而且是借象表意。借象和表意是汉字的两大基
本属性。现在见到的早期汉字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就是用图像和图像化符
号组合而成的。更早的文字当数陶文和岩文,精确点说是陶画文和岩画文。可见,汉字最早起
源于图画。诗歌中用“有”表现“无”以及委婉、迂回、空灵、含蓄的特征,根子上是由汉字
还有个疑问:为何中国叙事不善走线性之逻辑,而常乐于块状跳跃或随意穿插?
中国传统神话,就存在这个明显的特征。记载神话较多的《山海经》,说东山一个神,西山
个神,南山、北山各有一个神,他们或六只眼、两个头,或人首虎身、狮首人身、鸟首人身,
却没有系列故事,都是片断式的。小说同样如此,或以人物为单位组合在一起,或以空间场景为
单位组合而成。前者如《水浒传》《儒林外史》,后者如《西游记》《镜花缘》等。有学者据此曾
讽刺中国小说无结构,前后无主干,组合起来就是长篇,拆开来就是短制。诗歌也有这种特点,
常表现为由若干名词堆砌的句子。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惨惨凄凄戚戚之类,
曲词意象浓密,却结构松散,调换其顺序也不大影响情景的表达
这种块状跳跃、随意穿插的叙事方式,与汉字有啥关系?关系大了。汉字意与象的一体性
句,有较强的独立性这是其一其二,汉字某一字的词性可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其三,汉字
无前缀、后缀、单复数等,受前后词的牵挂少,在句子中的位置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和自由度,甚
至词与词的位置自由调换也不会影响意义的表达。举个例子,“他淋了一身水一一他一身淋了
水一水淋了他一身”,传递的信息是不是没啥不同?所以说,中国小说叙事的块状跳跃和穿插
源于汉字语词表意和组词的独立、灵活与自由。
最后,大家回头再想一想,我们几乎将西方的理论流派从头到尾学了遍。所谓的理论认
知能力确实提高了不少,但也不免时常有隔靴搔痒的感觉。诸如中国文论中的“气”“风”“神”
“韵”“味”等概念,很难用西方理论说透。这种可意会而不可言达的东西,越细分似乎越不
得要领。反思的结果,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文字上来、思维上来,回到表音与表意文字基本属性
的差异上来。
(摘编自许建平《读懂中国文学,还得从汉字入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时候,文字是划分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古文经学、今文经学的标准,因此古代的文
字学与文学没有界限。
B.汉字最早起源于图画,如甲骨文、陶画文、岩画文,这使汉字本身具有借象表意的属性,能够以“有”表现“无”。
C.因为汉字一字一意,独立性很强,词性可以变化,所以现代汉语中的句子,调整了词语的
表现顺序,不会影响意思的表达。
D.汉字意与象的一体性,使汉字使用起来比较独立、自由,这也是中国小说叙事具有块状跳
跃和穿插特点的一个表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列举20世纪效仿西方学科体系划分学科的现象,是为了突出论述中国古代文字学和
文学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B.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然后提出汉文学特有的魅力来自于神秘的汉字的观点,多
方举例论证,增强了说服力。
C.文章主体部分分析了中国诗歌强调含蓄和中国叙事不善于走线性逻辑的原因,说明解决
中国文学问题还是要回到汉字上来。
D.文中列举有些学者讽刺中国小说无结构、无主干的例子,是为了批判这些学者没有从文字
意与象的关系层面来分析中国小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用老庄思想或佛教思想解读“比兴”“无我之境”的妙处,也有一定道理,但还是没有
说到问题的根子上。
B.中国神话体系、小说场景、诗歌意象具有跳跃性,与汉字语词表意和组词的独立、灵活
自由有很大关系。
C.如果将文学与文字学结合在一起,就能解决汉文学中的很多问题,这说明当今学科划分体
系是不科学的。
D.中国文论中的很多概念很难用西方理论来理解,因为西方的文字是表音文字,中国的文字
是表意文字。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作为一种互联网经济新业态,直播带货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营销及引流手段。直播带货是部好
经,但好经也不能念歪了。精明的商家都知道,粉丝们购买商品并非全都出于对商品的需要,还有
对主播的喜爱;粉丝们信任一个并不了解的新商品,很大原因是主播的推荐。然而,一些浑水摸鱼的
主播群体为获得人气和收益,不惜虚假宣传、夸大产品功效,导致直播带货变直播“带祸”的情况
时有发生,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虽然买卖的形式在发生变化但无论线上消费还
是线下交易,推送商品还是直播带货,公平的商业逻辑本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