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4
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三国志--崔琰列传》专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汉书--朱云传》专练.doc
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晋书--戴邈传》专练.doc
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明史--熊概传》专练.doc
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明史--叶向高传》专练.doc
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三国志--费祎传》专练.doc
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三国志--田豫传》专练.doc
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汉书--王商列传》专练.doc
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明史-陶鲁传》专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北史--乐运传》专练--附答案.doc
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旧唐书--张孝忠传》专练.doc
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新唐书--孟简列传》专练.doc
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范延光专题练--附答案.doc
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苏辙专题练.doc
《北史--乐运传》专练
乐运,字承业,南阳清阳人。运少好学,涉猎经史。年十五而江陵灭,随例迁长安。其亲属等多被籍没,运积年为人佣保,皆赎免之。事母及寡嫂甚谨,由是以孝闻。梁故都官郎琅邪王澄美之,次其行事为《孝义传》。性方直,未尝求媚于人。为露门学士。前后犯颜屡谏武帝,多被纳用。建德二年,除万年县丞。抑挫豪右,号称强直。武帝嘉之,特许通籍,事有不便于时者,令巨细奏闻。
武帝尝幸同州,召运赴行在所。既至,谓曰:“卿言太子如何人?”运曰:“中人也。”时齐王宪以下并在帝侧,帝顾谓宪等曰:“百官佞我,皆云太子聪明睿智,唯运云中人,方验运之忠直耳。”于是因问运中人之状。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
及武帝崩,宣帝嗣位,葬讫,诏天下公除①。运上疏曰:“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人。先王制礼,安可诬之。”书奏,帝不纳。自是德政不修,而昏暴滋甚。运乃舆榇②诣朝堂,陈帝八失。帝大怒,将戮之。内史元严谏,因而获免。翌日,帝颇感悟,召运谓之曰:“朕昨夜思卿所奏,实是忠臣。”乃赐御食以赏之。朝之公卿,初见帝甚怒,莫不为运寒心。后见获赏,又皆相贺,以为幸免兽口。
内史郑译常以私事请托,运不之许,因此衔之。及隋文帝为丞相,译为长史,遂左迁运为广州滍阳令。开皇五年,转毛州高唐令。频历二县,并有声绩。运常愿处一谏官,从容讽议,而性讦直,为人所排抵,遂不被任用。乃发愤录夏、殷以来谏争事,集而部之,名曰《谏苑》。奏上之,隋文帝览而嘉焉。
(选自《北史•乐运传》,有删改)
【注】①公除:指帝王身负国事之重,因公权宜礼制,除下丧服。②舆榇(chèn):载棺以随。
13. 下列对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
B. 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
C. 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
D. 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
1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在,亦称“行在所”,指天子所在的地方。专指天子巡行所在之地。
B. 崩,指死亡。古代对死亡有专门称呼,天子、诸侯或皇后死称“崩”,皇子、公主或者宠妃死称“薨”。
……
《新唐书--孟简列传》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孟简,字几道,德州平昌人。曾祖铣,武后时同州刺史。简举进士、宏辞连中,累迁仓部员外郎。王叔文任户部,简以不附离见疾,不敢显黜,宰相韦执谊为徙它曹。元和中,拜谏议大夫,知匦事。韩泰、韩晔之复刺史,吐突承璀为招讨使,简皆固争,诣延英言不可状,以悻切出为常州刺史。州有孟渎,久淤阏,简治导,溉田凡四千项,以劳赐金紫,召为给事中。代李逊为浙东观察使。逊抑士族,右编人,至横恣不检,及简,一反之,农估兼受其弊,时谓两失之。以工部侍郎召还。初,使府得代,诏至,署留后即行。李翛观察浙西始请留故使交政及简还半道章牒还之如例乃听解进户部加御史中丞。户部有二员,判使按者居别一署,谓之“左户”,元和后,选委华重,宰相多由此进。崔群既相,而简代之,故简意且柄任。及出山南东道节度使,内不乐。政颇严峭。时有诏置临汉监以牧马,命简兼使职。简以亲吏陆翰主奏院,关通阉侍,翰持之,数傲很,简怒,追还,以土囊毙之。家上变,发简奸赃,御史劾验,得遗吐突承璀赀七百万。左授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再贬吉州司马。以赦令进睦州刺史,复徒常州,仍太子宾客分司,卒。简尤工诗,闻江、淮间。尚节义,与之交者,虽殁,视恤其孤不少衰。晚路殊躁急,佞佛过甚,为时所诮。尝与刘伯刍、归登、萧俯译次梵言者。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五》)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翛观察浙西始请/留故使交政及简/还半道堂牒/还之如例/乃听解/进户部/加御史中丞
B.李翛观察浙西/始请留故使交政/及简还半道堂牒还之/如例/乃听解/进户部/加御史中丞
C.李翛观察浙西/始请留故使/交政及简/还半道堂牒/还之如例/乃听解/进户部/加御史中丞
D.李翛观察浙西始请/留故使交政/及简还半道堂牒还之/如例/乃听解/进户部/加御史中丞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宏辞,制科名目之一,始于唐,宋、金等朝亦相沿。制科,科举时代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
B.金紫,金印紫。指高官显爵。唐宋时指金鱼袋及紫衣官服,后代指贵官。
……
《三国志--田豫传》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田豫,字国让,渔阳雍奴人也。刘备之奔公孙瓒也,豫时年少,自托于备,备甚奇之。备为豫州刺史,豫以母老求归,备涕泣与别,曰:“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
公孙瓒使豫守东州令,瓒将王门叛瓒,为袁绍将万余人来攻。众惧欲降。豫登城谓门曰:“卿为公孙所厚而去,意有所不得已也;今还作贼,乃知卿乱人耳。夫挈瓶之智,守不假器,吾既受之矣,何不急攻乎?”门惭而退。瓒败而鲜于辅为国人所推,行太守事,素善豫,以为长史。时雄杰并起,辅莫知所从。豫谓辅曰:“终能定天下者,必曹氏也。宜速归命,无后祸期。”辅从其计。太祖召豫为丞相军谋掾,除颍阴、朗陵令,迁弋阳太守,所在有治。
鄢陵侯彰征代郡,以豫为相。军次易北,虏伏骑击之,军人扰乱,莫知所为。豫因地形,回车结圆陈,弓弩持满于内,疑兵塞其隙。胡不能进,散去。追击,大破之,遂前平代,皆豫策也。
太和末,公孙渊以辽东叛,帝欲征之而难其人,中领军杨暨举豫应选。乃使豫以本官督青州诸军,假节,往讨之。会吴贼遣使与渊相结,帝以贼众多,又以渡海,诏豫使罢军。豫度贼船垂还,岁晚风急,必畏漂浪,东随无岸,当赴成山。成山无藏船之处,辄便循海,案行地势,及诸山岛,徼截险要,列兵屯守。自入成山,登汉武之观。贼还,果遇恶风,船皆触山沈没,波荡著岸,无所蒙窜,尽虏其众。初,诸将皆笑于空地待贼,及贼破,竞欲与谋,求入海钩取敌船。豫惧穷虏死战,皆不听。
后孙权号十万众攻新城,征东将军满宠欲率诸军救之。豫曰:“贼悉众大举,非徒投射小利,欲质新城以致大军耳。宜听使攻城,挫其锐气,不当与争锋也。城不可拔,众必罢怠;罢怠然后击之,可大克也。若贼见计,必不攻城,势将自走。若便进兵,适入其计。又大军相向,当使难知,不当使自画也。”豫辄上状,天子从之。会贼遁走。后吴复来寇,豫往拒之,贼即退。诸军夜惊,云:“贼复来!”豫卧不起,令众“敢动者斩”。有顷,竟无贼。
正始初,迁使持节护匈奴中郎将。屡乞逊位,太傅司马宣王以为豫克壮,书喻未听。豫书答曰:“年过七十而以居位,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遂固称疾笃。拜太中大夫,食卿禄。年八十二薨。子彭祖嗣。
(节选自《三国志•田豫传》)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有所不得已也 意:料想
B.军次易北,虏伏骑击之 次:驻扎
C.豫度贼船垂还 垂:将要
D.若便进兵,适入其计 适:刚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刘备之奔公孙瓒也 ②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B.①王门叛瓒,为袁绍将万余人来攻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C.①帝欲征之而难其人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①帝以贼众多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3.下列六个句子中,全能表现田豫“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①豫时年少,自托于备,备甚奇之
②终能定天下者,必曹氏也。宜速归命,无后祸期
③豫因地形,回车结圆陈,弓弩持满于内,疑兵塞其隙
④豫度贼船垂还,岁晚风急,必畏漂浪,东随无岸,当赴成山
⑤贼悉众大举,非徒投射小利,欲质新城以致大军耳
⑥年过七十而以居位,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