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330字。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由于诺贝尔化学奖总是不颁给纯粹的化学,所以一直被调侃为“诺贝尔理综奖”。尽管诺贝尔本人就是化学家,但作为诺奖“嫡传”的化学奖却偏爱跨界。百余年来,化学奖大约有三分之一花落生物化学领域;21世纪以来,化学和生物学交叉领域的研究获奖更是占到差不多三分之二。针对这种情况微博作者橙子辅导认为并不奇怪。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近百年来不断与不同基础门类相结合, 出多门交叉学科。诺贝尔化学奖关注以化学科学的发展为基础所获得的重大发现和成果,并不 。诺贝尔的遗嘱设奖是在1895年,当时知识界别与今天非常不同。( )。如今,生物学是所有科学门类中最 的,但是瑞典皇家科学院必须尊重诺贝尔的意愿。用化学奖来表彰非医学的生物学家,是最合理的变通办法。毕竟分子生物学是100多年前从化学界分出去的,生物化学也是60年前从化学界分出去的。“ ”,就不用争了。
18.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衍生 超纲 惹人注目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B.延伸 超纲 惹人注目 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C.衍生 僭越 炙手可热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D.延伸 僭越 炙手可热 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没什么地位的生物学,还在起步
B.还在起步的生物学,没什么地位
C.生物学没什么地位,还在起步
D.生物学还在起步,没什么地位
20.下列各选项中,与文中画线句子的修辞手法一致的一项是(3分)
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B.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C.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D.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方面,南北文化交流溶合,使汉魏旧学(北朝)与齐梁新声(南朝)相互取长补短,___________;另一方面,由于中外贸易交通发达,使“丝绸之路”引进来的不只是“胡商”会集,反而也带来了异国的礼俗、音乐、美术、服装、艺术以至各种宗教。“胡酒”“胡姬”“胡帽”“胡乐”……,是___________的长安风尚。这是空前的古今中外的大交流大溶合。无所畏惧无所顾忌地引进和吸取,无所束缚无所留恋地创造和革新,打破框框,突破传统,这就是产生文艺上所谓“盛唐之音”的社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