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890字。
古诗阅读专题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
过五原胡儿饮马泉(1)
李益
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
几处吹笳(2)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3)前。
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
注:(1)五原,在今内蒙古,中唐时是唐和吐蕃反复争夺的地区。李益曾在边塞担任幕府十余年。(2)笳,乐器,常作军中号角。(3)汉使,即唐使,唐人常自比国力雄大的汉朝。
13.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首联描写了绿杨拂水、青草如烟的春日景象,也点明了饮马泉一带曾经是胡人的天下。
B.颔联以笳声正面衬托月夜之静,营造了旷远、悲凉的氛围,也暗示了边塞的紧张局势。
C.颈联中从前的饮马泉和今日的饮马泉形成了对比,写出了饮马泉由冬到春的巨大变化。
D.尾联运用生动的细节刻画,表现了作者从军多年的深沉感慨,起到了收束全篇的作用。
14.本诗抒发了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
江苏省常州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调研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①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①造口,今江西省万安县西南。宋孝宗淳熙三年,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时,途经造口,想起宋高宗建炎三年,金兵南下一直深入到造口,给人民带来无尽苦难,因写此词,题于壁上。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郁孤台”虽是地名,但“郁”“孤”两个字却自然给人沉郁和孤高之感。
B. “长安”是唐代的都城,在这里借指北宋都城汴京,古诗中多有此类借代。
C. “可怜”一词,与“可怜九月初三夜”句中的“可怜”皆有“可爱”之意。
D. “鹧鸪”这一意象多见于古诗词中,其叫声嘶哑,常被借以表达哀怨之情。
15. 这首词“句句写景,处处兴寄”,也就是说作者在景中是有所寄托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词中寄寓了词人哪些情感。
江苏省淮安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鹧鸪天
[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