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15岁
高考模拟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15岁.doc
高考模拟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初冬.doc
高考模拟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春季.doc
高考模拟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读着.doc
高考模拟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翻阅.doc
高考模拟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弘扬.doc
高考模拟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历代.doc
高考模拟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我不.doc
高考模拟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吾民.doc
高考模拟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15岁那年,我很迷恋打针,找到母亲一-位在医院工作的朋友作老师,向她学会了注射术。
每日的下午,我放学归来便给病人打针。一连数日,事情进行得都很顺利,我的手艺也明显地娴熟起来。这天我又开始做着注射前的准备:把针管、针头用纱布包好放进针锅,再把针锅放在煤气灶上煮。煮着针,我就和病人聊起天来。不知过了多久,我才突然想起煤气灶上的事。那针无疑是大大超过了要煮的时间。我飞奔到灶前关掉煤气,打开针锅观看,见里面的水已烧干,裹着针管的纱布已微煳,幸亏针管、针头还算完好。
我不想叫我的病人发现,装作没事人似的,又开始了我的工作。我把药抽进针管,用碘酒和酒精为病人的皮肤消过毒,便迅速向眼前那块雪亮的皮肤猛刺。谁知这针头却不帮我的忙了,它忽然变得绵软无比。我一次次往下扎,针头一一次次变作弯钩。针进不去,我那邻居的皮肤上,却是血迹斑斑。我半掖半藏地收起我那难堪的针头,眼泪已噼里啪啦地掉下来。
我的病人显然已知道背后发生了什么事,穿好衣服站在我眼前说:“这不是技术问题,是针头退了火,隔一天吧,这药隔一天没关系。”
病人走了,我哭得更加凶猛,耳边只剩下“隔一天吧,隔一.吧....难道真的只隔一天吗?我断定今生今世她是再也不会来打针了。
18.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B.牡丹、吊钟、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在这里聚齐了。
C.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喊:“指导员,指导员......”好半天,他才微微睁开眼睛。
D.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
……
高考模拟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春季,对于乡村来说,是产生烂漫的时刻。那些桃花、杏花之类的花树,争相绽放,夺走了众人惊喜的眼球。然而,乌桕树并没有在意别人欣赏的目光,只是在那枯树一样的枝头上,悄无声息地发芽、生叶、成长。这个时候,我们会在树下荡秋千,在树上掏鸟蛋。夏天,__①__,一声、两声、三声……不长时间,蝉们就会接连喊出“热了,热了……”村子东头竹林的路口和池塘边各有一棵上百年的乌桕树,热天里,那里是纳凉的好去处。
浅秋时,乌桕树会先把叶子由深绿变为浅黄,那色泽就像秋光中的银杏叶一样耀眼,远远地看去,有童话般的效果。每日清晨,薄雾中的乌桕叶会与炊烟一起醒来,随之,伸一伸懒腰,抖一抖精神。接着,就去享受秋日里那暖暖的朝阳和人们艳羡的目光。熟秋里,__②__,有浅红的、橘红的、玫瑰红的,让自己的梦境更加绚丽。当繁华落尽,色彩逝去之后,一树的木籽便悄然立在乌桕树的树头。那些木籽像繁星一样,银光闪闪,给深秋里的乡村平添了些许的魅力。其情景使诗人黄镇成有了“野碓喧春水,山桥枕浅沙。前村乌桕熟,疑是早梅花”的感觉。
18.下列句中引号的用法和文中划横线句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瓦片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
B.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
C.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
……
高考模拟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答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吾民所系,吾土所宗。文化就是把我们凝聚在一起的五色土。正如月饼的馅料不局限于五仁、百果、火腿、双黄一样,我国地域辽阔,风俗多样,各地的中秋文化①,在同一轮明月照耀下熠熠生辉。我们应该深入发掘不同地域的中秋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树立起爱国爱乡的意识。
正如月饼花样不断翻新一样,文化也在不断演进,②,就像大家互发的中秋主题微信表情包,每一款都在烘托团圆这一主线。创造出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和趣味的形式与内容,滋养文化的根系,这样的节日文化自然会持久而有生命力。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社会进步,单纯地把经典美食与传统节日挂钩,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胃口”。而用文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丰富的节日大餐,让文化这一最大公约数来涵育国人的家国情怀,必会培育更为深厚、坚定的文化自信。
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A.比喻、夸张B.比喻、排比
C.借代、对偶D.借代、夸张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予以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让文化丰富群众的节日生活,以培养家国情怀”,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21.下面五个句子中有四个是病句,请先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