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2970字。

  2021-2022学年度第一次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试题
  1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 作答时,将答案(文字题和选项题)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纸。
  3、 本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生,打乱了社会的正常秩序和人们的生活节奏,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严重的危机,但这并没能动摇我们的必胜信念。这种必胜信念,不仅来自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执行能力,也源于中华文明的“韧”性特质。
  ②“韧”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表现是外向的儒家思想和内向的道家思想的结合。
  ③儒学是讲求“入世”的进取型思想,它以“修齐治平”为己任,追求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实现。这种思想恰可与现代社会的竞争环境相配合:现代社会崇尚进取,鼓励竞争;儒家思想重视群体,鼓励奉献,这些都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所以,儒家思想能够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巨大的潜能,东亚“儒学文化圈”在近代的成就也有目共睹。但是在超速的社会发展中,进取型的思想也会暴露其局限,那就是太过重视“成就”而忽视人与自然的协调,过于重视“功名”而忽视人与内心的平衡。由此而言,这次疫情的暴发,使我们能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中重新回顾中华文明中沉静内敛的另一面。
  ④长期以来,人类都习惯地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为人的利益而存在,只有工具的价值。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完全不顾自然的利益,这就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中国道家思想的最深刻之处,就在于它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就揭示和反思了文明发展的这种缺陷。在道家看来,自然界中的一切存在都是平等的,“物无贵贱”“万物一齐,孰短孰长”,人与自然万物在生态系统中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不要把人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人的社会秩序要去适应物的自然秩序。要摒弃对自然过度的强力扭曲、干扰和破坏,使万物能够“自化”“自均”“自定”“自正”,自然而然地达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存在与发展的最佳状态,这就是“道法自然”。“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只有遵循自然,顺应自然,才能达到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这种整体主义的生态自然观,能够纠正“生态扩张主义”的偏失。
  ⑤“内用黄老,外示儒术”,是中国古代许多治平之世的原则,实际上也是对中国智慧的一种概括。儒、道两家所代表的中华文明进取和内敛的两种取向,相互补充,它们为人在面对不同的社会情境时提供了灵活的应对之道。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并存,进取和内敛精神的结合,构成了中华文明的“韧性”基因,形成了中华文化丰富的变通智慧和强大生命力,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拥有的一种有效应对时代挑战的机制。
  ⑥面对此次疫情,我们不仅要有担当、讲仁义,同时也要有反思、讲静气,“以柔蕴刚,以刚蓄柔,刚柔并济,不折不崩”,抱有“韧”的精神,相信中国人民不仅一定能够战胜这次疫情,而且会继续取得伟大的成就。
  (摘编自王学典《不倒的长城——从战疫看中华文明的“韧”性特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韧”性是中华文明的特质,在此次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B.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韧”性,就是由外向积极进取的儒家思想和内向收敛的道家思想结合而成的。
  C.儒家的进取型思想与现代社会鼓励竞争的环境相配合有利于社会发展,因而儒学在现代受到重视。
  D.道家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深远,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道家沉静内敛的重要意义得以显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分析我们抗疫的必胜信念没有被动摇的原因,引出话题,进而分析“韧”性特质的内涵。
  B.文章主体部分从儒家、道家、儒道之间的关系等角度阐释中华文明的“韧”性基因。
  C.文章第四段在论述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时,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
  D.文章结尾回扣开头,提出要抱有“韧”的精神,解决面对的现实问题,并表达了美好的期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道法自然”是一种整体主义的生态自然观,它揭示和反思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缺陷。
  B.道家认为只有人的社会秩序去适应物的自然秩序,才能够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
  C.“内用黄老,外示儒术”,是对中国智慧的概括,也是有效应对时代挑战的机制。
  D.老子“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论述体现的思想和文中的“韧”性相似。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19年3月3日,国家文物局接到举报,称日本某拍卖公司拟于近期拍卖的8件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疑为我国非法流失文物。当日,国家文物局立即开展了相关调查研究工作。通过鉴定研究,基本认定该批青铜组器应为湖北随州枣树林一带曾国高等级贵族墓葬被盗出土的文物。
  仅仅三天的时间,国家文物局就获得确凿的证据,认定该批青铜组器为近年来被盗出土且非法出境的文物。当时,拍卖公司还公布了一封民国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