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610字。

  哈尔滨市五常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虬枝(qiú) 黝黑(yòu) 酒肆(sì)
  B、颓唐(tuí)沥青(lì)篡改(chuàn)
  C、琐屑(xiè)濒临(bīn)教诲(huǐ)
  D、蒙昧(mèi)鲜腴(yú)国殇(shāng)
  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入木三分 惨绝人寰 坦荡如底B、张目接舌 如梦初醒 潜滋暗长
  C、旁逸斜出 诚皇诚恐 触目伤怀D、连绵不断 振聋发聩 杳无消息
  3.(3分)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要走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描绘出"万里长江,美在荆江"新乐章。将"乐章"改成"蓝图"。
  B、欣赏文艺作品,不仅要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中,更要理解文字的表层含义。将"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中"与"理解文字的表层含义"互换位置。
  C、为防止未成年人不沉迷网游,国家规定∶所有网游仅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在句末加"服务"。
  D、通过诵读古代优秀诗歌,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和净化,情感变得丰富。删掉"通过"。
  4.(3分)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是纪实作品,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B、茅盾的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林家铺子》、《子夜》等。
  C、《古诗十九首》是一组七言古诗。
  D、《钱塘湖春行》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5.(3分)下面情境中,说话人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萧山想请教数学老师一个问题,但老师下午因开会没在学校,第二天早上,萧山在校门口碰到数学老师说∶
  A、老师,您昨天下午怎么没在学校呀。
  B、老师,我可算找到您了,这道题我不会,,快给我讲讲吧,谢谢老师了。
  C、老师,您今天来上班了?现在能给我讲数学题吗?
  D、老师,您什么时候有时间,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6.(3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需锋精神是永存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的时代楷模。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需锋的做法,___ ,   ,     ,      .
  ①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 ②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③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④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
  A、①③②④B、④①③② C、②④①③D、③②④①
  7.(7分)按课文原文填空
  (1)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钱塘湖春行》)
  (2)__________,芳草妻萎鹦鹉洲。(《黄鹤楼》)
  (3)萧关逢候骑,_____________。(《使至塞上》)
  (4)收人驱续返,__________________。(《野望》
  (5)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
  (6)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三峡》)
  (7)_________,千里殊风雨。(《梁甫行》)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8~10题(8分)
  舜发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高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挑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衡∶        举∶
  9.(4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10.(2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句中"是人"指的是哪类人?概括回答。
  (二)阅读《单细胞生物"科学家"》,回答11~14题。(11分)
  单细胞生物"科学家"
  ①人类被称为地球上最具智慧的生命体,具有强大的思考与设计能力。但是你知道吗?地球上竟然有一种单细胞生物的智商远远超越了科学家们的预期。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它只是一团毫不起眼的黏糊物——黏菌,一种已经存在了几亿年之久的真核生物。
  ②在一次实验中,研究人员利用黏菌的避光性,以光点模拟日本地形图,然后在地形图上对应东京几处重要地铁站的地方放置食物。结果发现,黏菌能以最省时和最科学的铺展路径取得这些食物,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一个网络!而这个逐渐形成的网络,竞和错综复杂的东京地铁路线几乎一模一样。也就是说,黏菌用短短的26个小时,就完成了一群顶尖工程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