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0220字。

  2021-2022学年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积累。(13分)
  1.阅读下面语段,根据拼音写汉字,并为加点字注音。
  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记录着激动人心的国家大事,也记录着波澜不惊的生活小事。历史记住了诺贝尔奖的首次bān    发,记住了中国航母舰载   机在浩瀚大海上的首次成功着舰,记住了在达卡多拉游泳场八千名观众翘   首而望、bǐng    息敛声中夺kuí    的跳水姑娘吕伟,也记住了那位平凡母亲的任劳任怨劳lù    的身影。
  2.填空。
  (1)     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可以独立成段,也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2)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并称为“     八大家”。
  3.古诗文专题整理。
  作者着意渲染色彩美。“树树皆秋色,(1)        ”是王绩眼中的田园色;“(2)
  ,长河落日圆”是王维笔下的边塞色;“(3)        ,遥看瀑布挂前川”是李白心中的山水色;“(4)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是苏轼记述的庭院色。
  读者用心发现色彩美。读《答谢中书书》中的“(5)        ,        ”,我们能看到山石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读《钱塘湖春行》中的“(6)        ,        ”我们能想象到早春花儿的初绽、草儿的嫩绿。
  二、阅读。(65分)
  4.
  叛徒(片段)
  我到了屋子里以后看到里面很干净,陈设非常简单。土炕上挂的一顶蚊帐,是唯一可以看到的奢侈品。炕头放着两只铁制的文件箱,一张木制的小炕桌当作办公桌。哨兵向他报告我的到来的时候,他正伏案在看电报。
  ……
  他显然是中国一切人物中最稀罕的一个,他是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他的行动完全和学识及信仰相协调。他是一个学者,却转变为造反者。
  他是一个世家子弟,祖父是清代高官,父亲是声望卓著的学者,母亲也非常奇特(她读书很多,实际上还欢喜现代文学)。他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文学天才,所以周恩来似乎是注定了要做一个学者。可是,像他同一时代的许多人一样,他在民族意识觉醒的大时代中,对于文学的兴趣转变了。经过了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新文化运动开始萌芽而逐渐成长起来,周恩来也就被卷入了摇撼中国的社会革命运动。
  他进天津南开中学读书,后来升入南开天学。南开是美国教会主持的学校,他在那里学习英文并受到了“自由的”教育。他是全班的高材生,领到过三年的奖学金。不久,日本向中国提出了“二十一条”,袁世凯企图恢复帝制,全国爆发起义,产生了民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运动,接着是一九二九年的学生运动。周恩来因为是学生领袖,在天津被捕,监禁一年。和他同时被捕入狱的爱国青年很多,其中有一个是天津女子师范的学生,思想激进,她现在是周的妻子和同志。
  周恩来被释放以后,到法国去读书。他为战后共产主义所影响,在巴黎帮着组织中国共产主义小组,同时在中国的共产党也成立了,所以他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他在巴黎读了两年书,到英国去了几个月,又回到法国,然后在德国读了二年书。一九二四年,他回到中国,已经是一个著名的革命组织者,他马上到广东去赞助孙中山,那时孙中山正在写中国共产党及苏联合作,准备北伐。
  二十六岁的周恩来,成为广州政治生活中的领导人物,他是著名的黄埔军校的秘书;是加伦将军的亲信(那时加伦将军是黄埔军校的首席顾问,现在他是苏联远东红军的总司令)。黄埔的校长蒋介石虽把周视为眼中钉,但因为他在激进的学生间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不得不委他做军校的政治部主任。
  ……
  当蒋介石实行“清党”时,名单上的第一个就是这个有危险性的青年。蒋介石知道,周恩来固然能够给予他以胜利,却也能够使他失败的啊。于是,周恩来就开始了从国民党势力下逃亡的生活,成为第三次革命﹣﹣擎起了红旗的革命…﹣﹣的领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