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1350字。
上海市崇明区2022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一、积累应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2)古典诗词常常以“月”这一意象表情达意,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再如高中阶段所学的“ , ”等。
(3)《论语•泰伯》篇中“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两句表达了士人担负社会责任的坚定与决绝,屈原《离骚》中“ , ”两句表达了相似的意思。
2.按要求选择。(5分)
(1)围绕“崇明区图书馆借阅情况”主题向图书馆借阅管理员展开调查,下列拟写的访谈问题最适合的一项是( )。(2分)
A.图书馆图书文献有哪些类别,最有价值的馆藏是什么?
B.哪一类图书的借阅比例最高,借阅人群有什么特点?
C.某类图书为什么借阅比例高,有什么推荐的书吗?
D.读者借阅周期一般多久,续借情况多吗?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红楼梦》就是以元春探亲、宝玉挨打、抄检大观园、黛死钗嫁等重大事件为分水岭, , , , 。刘姥姥三进大观园,贾府里宝钗、凤姐、宝玉、贾母四个生日的安排,都起了重要作用,标志着爱情婚姻悲剧和家庭衰败的过程。甚至整个大观园的景色,也随着贾府的盛衰和宝黛爱情悲剧的发展而变化。
①条理清晰,首尾连贯
②几乎没有任何一个线索可以从这幅天然的织锦中抽得出来
③各个事件互为因果,连环勾牵,毫不间断
④把大大小小的事件和人物组织起来
A.④③②① B.③①②④
C.④①③② D.③②④①
二、阅 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农村熟人社会的陌生化
杨 华
①在河南农村调查,问及人们对村庄中不孝顺等违背基本伦理规范的越轨者的态度,我们听到最多的词汇是“当着面”与“背地里”,即当面说人家的不是,矫正思维和行为的错误,以及背后议论、戳人家脊梁骨,形成村庄舆论,给人以压力。但是人们又补充说,“以前看不惯的有人说,现在都不说了”,就连一批较为恶劣的子媳将老父母赶出家门去打工、“看果园”,人们的普遍态度也是“不说了,怕得罪人”“不好说,说不上来,没标准了”等。
②在村庄中,“当着面”说的是自己人的事,即为了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