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2910字。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2022届高三年级三校联考
  语  文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英雄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它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能够反映东西方基本意识形态的文化现象。
  中国的英雄史观着重于守卫国土,维护政权;而西方的英雄史观着重于塑造人格,创造历史。但是两者的共同点就是英雄的理念首先是创立具有当时人们可以效仿的榜样,是某一个历史时期人们崇拜和追随的对象。西方英雄是绝对个人英雄主义,他们虽然也讲义气重友情,但始终以自己的利益为最高利益。特洛伊王子出于个人的欲望不顾可能的后果强行拐走海伦,这在西方社会属于小节,无损英雄的形象,而在东方却是不能容忍的自私行为。在东方,英雄意味着比常人更严格地恪守道德规范,所以桀骜不驯的孙悟空还是逃不脱如来佛的手心,还是要做唐僧的门徒;而打虎的武松、粗野的李逵也必须口服心服地服从宋江的领导。
  英雄文化的共同特点是善恶分明,嫉恶如仇。但是在西方,“恶”的标准是有限制的,一般是恶龙、巨兽或是极端残暴者和异教徒。而两位君主之间的争斗并不被当作善恶之争,人们往往把争斗双方同时当作英雄歌颂,即使一方是自己的敌人。西方英雄文化强者为王的观念较为明显,对西方人而言,英雄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即使是对手他的英雄行为也值得歌颂。与西方的文化不同,中国文化中对于对手的英雄气概一般都是贬低和挖苦,不能灭自己威风长敌人志气。《三国演义》中虽有曹操煮酒论英雄,但最终还是把曹操描绘成奸雄。
  英雄爱美人是英雄文化的共同点。但是在江山和美人的选择上,中西文化也有不同。为了美人舍弃江山,在西方文化中仍然是英雄行为,比如特洛伊王子和海伦的故事。而在中国却要遭到无情指责,并且将责任推到美人身上,斥之为红颜祸水。在漫长的以男性为主体的古代社会,东西方的英雄绝大部分都是男性,女性只是男性的陪衬。但是,西方偶尔也会出现一些让人们肃然起敬的女英雄如圣女贞德,而中国的女英雄必须要女扮男装才能成为英雄,如花木兰、孟丽君。可以看出,东西方英雄文化是随着文化的不断交流和进步都在发生着变化。比如中国的反封建运动和西方的女权主义兴起,使得东西方女性英雄和伟人不断增加。东西方在英雄标准和英雄行为的认识上有逐步接近的可能。
  (节选自潘天强《论中西方的英雄文化》)
  材料二:
  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交际双方在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微观文化知识方面存在的差异,很容易导致交际出现障碍,因此,文化认同越来越得到跨文化交际研究者和交际双方的重视。文化认同是一个群体中的成员在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的肯定性体认,是对人的精神存在作出的价值肯定,它融合了人们的各种认同,从而阻止了不同的认同之间因部分认同的背离或异特性而可能发生的文化冲突。
  影响跨文化交际双方文化认同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民族优越感。民族优越主义者固守自身文化方式,盲目排斥甚至压制其他文化,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如果交际一方有意忽视与自己不同的文化与习俗,那么双方的交际沟通就会出现障碍。
  固定思维模式和种族偏见是影响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主要思维定式。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体系,不可能有一个一切社会都承认的、绝对的价值标准,更不能以自己群体的价值标准评价别的民族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的固定思维模式和种族偏见容易对其他文化产生否定反应。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首先要理解和认同对方的文化,承认和接纳人类的多样性,给予不同民族、种族和文化群体平等的地位,倡导文化平等、宽容与尊重,彻底去除民族差异和种族偏见。
  中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个人价值因素。价值观是文化中最基本的部分。由于儒家思想统治了中国社会两千多年,其文化思想已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和思想意识中,其社会关系更强调人性化和共存化的相互帮助与协调关系,这与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潜能、个人目标和个人利益等显然不同。但交际行为与其他社会行为都是本民族价值观的反映,因此不同的价值观在跨文化交际中必然会产生文化冲突,从而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在跨文化交际场合中,宜遵循文化交际原则,努力寻求一种符合各自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跨文化交际路径。
  加强教育在文化认同中的培养和引导作用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途径。可以开展以交际语言教学为基础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指导络、电视等多媒体手段,广泛学习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习俗等知识,拓宽对交际方文化的了解与掌握,提高跨文化交际水平。
  (节选自《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东西方对于英雄文化的共识是,英雄的理念首先是创立具有人们可以长期效仿的榜样,英雄应该是人们崇拜和追随的对象。
  B.东西方英雄文化都善恶分明,但对“恶”的理解上中国的标准要比西方宽泛,中国人认定的能称得上“恶”的对象要多于西方。220109
  C.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加深对不同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微观文化知识的了解,就能有效顺利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D.跨文化交际要承认和接纳人类的多样性,遵循平等、宽容与尊重的原则,打破原有的文化价值体系,摒弃民族差异和种族偏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西方人并不过度看重社会道德规范,在实现内心欲望和追求自我价值时若有违社会规范,这属于个人小节,无损他在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形象。220109
  B.东西方历史上的英雄绝大部分都是男性,这说明东西方社会大体上都是男权社会,并且古代中国社会的男权特征比西方更突出一些。
  C.文化认同是群体成员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肯定,它融合了本民族人们的各种认同,可以阻止不同的认同之间可能发生的文化冲突。
  D.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潜能、个人目标和个人利益,不利于跨文化交际,而儒家思想强调人际关系的相互帮助和协调,则有助于跨文化交际。220109
  3. 结合材料一内容,下列中国的故事与传说不符合西方英雄观的一项是(3分)(    )
  A.吴三桂舍弃江山为红颜冲冠一怒                  B.曹孟德劫持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
  C.虬髯客忧苍生弃争天下远渡扶桑                  D.共工氏与黄帝争天下不惜生灵涂炭
  4.材料一最后,作者乐观地推测东西方在英雄标准和英雄行为的认识上可能会逐步接近,他推测的依据是什么?(4分)
  5.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行文思路。(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父亲坐在黑暗中
  【美】杰罗姆•魏德曼
  父亲有个独特的习惯。他喜欢独自一个人在黑暗中静静地坐着,有时我回家很晚,整幢房子一片漆黑。我轻轻地进了门,踮着脚尖,走进自己的房间,在黑暗中脱下外衣。然后到厨房去喝水,我光着脚,没有一点响声。我走进厨房去,几乎撞着了父亲,他穿着睡衣,吸着烟斗,正坐在一把椅子上。
  “哈啰,爸爸。”我说。
  “哈啰,儿子。”
  “你为什么还不睡觉,爸爸?”
  “就去。”他说。
  但是他仍待在那儿,我敢肯定,我睡着后很久,他仍然坐在那儿,吸着烟斗。
  好些次,我在房间里读书,听见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