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420字。
2021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总分: 120 分 时间: 100 分钟
初中学习已两月有余, 小牟和小山作为语文学习小组的成员, 准备做一次短期的学习总 结。请你跟随小牟和小山的步伐,进行一次语文学习回顾之旅。
一、书写(4 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20 分)
1.阅读语段,完成任务。(4 分)
轻轻打开语文课本,美丽的四季向我们走来。春天花团锦簇;夏雨热烈粗guǎng (1) ;秋日西风瘦马, 冬雪飘然 lì(2) 临人间。我们在自然中感悟情思, 史铁生在秋天与母亲 jué(3) 别, 莫怀戚在初春的田野上, 用爱与责任化解分歧。 泰戈尔变成了一朵金色花, 冰心看到在风雨中左右攲斜的红莲,联想到了伟大的母爱。
【任务一】根据拼音, 写出相应的汉字。
(1) (2) (3)
【任务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 B 、 jī
2.古诗文名句填空。( 10 分)
一切景语皆情语。自然中的一山一水, 一景一物都是诗歌中绕不开的情愫。李白借皎 洁明月抒发离别之恨: “我寄愁心与明月,( 1) 。”《峨眉山月歌》中写 月映清江美景, 抒发惜别之情: “夜发清溪向三峡, ( 2) 。”元致远用景 物的组合表现在外游子的浓浓乡愁(3)“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王湾从残夜未尽, 红日初升的美景中悟出人生哲理: “海日生残夜, (4) 。”
暮春时节,年老病衰的杜甫和故人相遇不禁感慨: (5) “ ,
。”《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大漠似雪,月华如霜,李益的愁思在笛声中蔓延: (6) “ , 。”孔子在江边,望着奔腾不息的江水, 感慨时光匆匆: (7) “ ,不舍昼夜。”《观沧海》中曹操登上碣石山, 看到:(8) “ ,山岛竦峙。”继而通过想象,抒发自己的豪迈气概。
3. 下面是小牟同学写的邀请函,其中谦辞和敬辞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邀请函
我们很荣幸的邀请您参加我们班级的“有朋自远方来”的主题活动, 期待您能抽出宝贵 时间莅临指导。活动时间: 11 月 11 日下午第三节课。活动地点: 701 班教室。感谢您的赏 光和支持,欢迎你对本次活动提出宝贵的拙见。
A、荣幸 B、莅临 C、赏光 D、拙见
文言词汇 例句 成语 释义
顾 元方入门不顾 左顾右盼 (1)
差 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强人意 (2)
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不期而遇 (3)
笃 博学而笃志 力学笃行 (4)
三、阅读( 50 分)
(一)名著阅读(8 分)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 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5. 上面语段中的人物是 (1分) 。请你写出“我”与他交往的两件事。(4 分)
6.为下面评语选择合适的名著。(3 分)
(1)在美丽的大自然景色中,书写的却是种种悲剧,发出了对农奴制度的无言控诉,也表 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 )
(2)用乐观从容的态度描摹时代的风云变幻,以亲切轻柔的笔调表现战争的严酷和生活的 艰难,以丰富多彩的笔触描绘人物,尤其是女性们美好的品质和崇高的精神世界。 ( )
(3)以散文般的文字描写了自己归途中的所见所闻,那如水般的文字带着作者故乡迷人的 自然风光,带着独特的风土人情,带着作者对生命、对历史的感悟静静流淌而过。 ( ) A 、沈从文的《湘行散记》 B 、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 C 、孙犁的《白洋淀纪事》
(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24 分)
叶子时期的梅( 13 分)
①我找不到那丛梅树了,因为我来的不是时候。我是在初夏的一个下午,进入这片水边 的花地。如果是寒意未减的早春,远远地就能看见它,那金黄的花色啊,曾怎样地让一双冷 寂的眼睛充满温情。那时的花园是沉睡着的、等待复苏的废墟,到处是冰硬光滑的旧年的枝 条,而一树腊梅的开放,正像贫穷岁月出现的一堆黄金,照亮了周围的一切。可是现在,绿 叶掩盖了世界,我只能在回忆里呼吸它独有的芬芳。
②我在枝枝叶叶间徘徊。我后悔当初没有在梅的枝子上留下刻痕,我忽略了我并不认识 它的 叶子。我记得,它长在一丛丁香的身旁。但丁香淡紫的碎花也已落尽,丁香的叶子我 同样分辨不出。我是多么无知。
③我不能这样轻易走掉,因为梅就在这里,或者是这一棵,或者是那一棵。它一定知晓 我的心事,一定用了它的语言向我指示,只是我没有通晓物语的聪明。不然,我就不必再费 周折。低头寻觅,地上没有落花飘零的踪影,更不见我当日留连驻足的行迹。都被风吹去了, 都被雨打去了。泥土啊,你什么都知道,可你什么也不告诉我。后来,我发现了枝头残存的 花穗,虽已干枯,但我认得那细小的模样就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