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2810字。
河南省濮阳市2022届高三模拟调研(四)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卷面总分1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占据基础地位,它既关涉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关涉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文化,更包括我们当下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所谓文化,通常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它的价值系统,而文化自信则是指一个民族基于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积极肯定、自觉珍惜而形成的一种对其坚守、传承和发扬光大的文化心理和行为取向。文化自信就其内涵而言,包含两重含义:一是作为一种文化类型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特质,二是作为这种文化类型的文化主体的文化性格。这就是说,文化自信是一种文化类型的精神特质和文化主体的担当性格的有机统一。
当然,作为统一的中华文化,它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同一种文化类型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合规律性发展的文化之链,但是它又存在着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当下、客体与主体的不同方面、不同内容和不同性质的区分。因此,我们要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就必须对这一概念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整体把握和理性对持。
那么,在对待继承和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繁荣发展我们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两者的关系上,如何能够真正地做到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呢?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一方面我们要认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发展和繁荣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坚实根基;另一方面又必须以建设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别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为了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努力增强和提升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仍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这应当成为我们当前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之一,因为一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乃是这个民族在社会实践中通过世代相传而构筑起来的共同的精神家园。它是一个民族的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文化基因,也是这个民族的成员实现对自己民族和国家认同的血脉和纽带,它凝聚了这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实践中的生存智慧和价值追求,不管你自觉不自觉,它都构成这个民族的成员挥之不去的民族群体的“自我意识”,因而成为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不可或缺的历史资源,是践行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牢固基础。
如果说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我们的着眼点要放在坚定对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上,那么它的落脚点和目标指向就应该放在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上。人是文化的主体,又是文化的创造者。离开了作为主体的人,就无所谓文化,而任何优秀的文化也只能是海市蜃楼。因此,培养和造就具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才是我们要着实下功夫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唐凯麟《如何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从习近平总书记的“四个自信”的理论切入,说明文化自信更为基础,更为重要。
B.文化自信无论是内涵的两个方面,还是关涉到的三方面文化,都体现出有机统一的思想。
C.文章以“命脉”“源泉”“根基”形象说明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性。
D.增强文化自信要以增强传统文化自信为着眼点,以培养和造就有文化自信的文化主体为落脚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界定“文化”与“文化自信”的概念,是为了说明文化自信共涉及三方面文化。
B.第四段结构严谨,采用总分 总结构,先以设问引出观点,之后按事理逻辑逐层分析。
C.文章语言善用长句,且多以关联词语来连接分句表明关系,增强了文章论证严密性。
D.材料以“如何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为话题,侧重从传统文化继承的角度给出答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3分)( )
A.文化自信首先需要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积极肯定、自觉珍惜,进而去坚守、传承和发扬光大。
B.传统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需要激活才可以实现同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C.中华文化既是有机整体,又存在区分,要增强文化自信就必须对这一概念整体把握,理性对待。
D.人是文化的主体,又是文化的创造者,要想增强文化自信,文化主体的文化性格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RPA,全称是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中文通常翻译为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就像人的双手,在不侵入原有系统的同时,完成企业自动化的“最后一公里”,减少人为重复、繁琐的工作任务,实现业务人员劳动力释放,同时,RPA还能够作为接口打通底层数据,进行跨系统数据整合。
数据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RPA的实用价值。美国高德纳咨询公司和中国信通院的数据显示,全球RPA的业务增速以60%的速度发展。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接受与应用RPA,这种非侵入式的自动化技术正逐步成为企业组织的一项基本能力。专家也曾预测,2020年超过40%的企业将通过结合AI和RPA来创建自身的“超级数字员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