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490字。

  上海市杨浦区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一、古诗文(36分)
  (一)默写(12分)
  1.                    ,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2.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参观“一大”会址后,同学们更加了解了革命先驱的生平事迹,因此对《岳阳楼记》中仁人志士“                   ,                   ”的人生追求有了更深的领悟。
  (二)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6-11题。(24分)
  (甲)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去宥①(节选)
  邻父有与人邻者,有梧桐树,其邻之父②言梧树之不善也,邻人遽伐之。邻父因请而以为薪。其人不说曰:“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此有所宥也。夫请以为薪与弗请,此不可以疑枯梧树之善与不善也。
  齐人有欲得金③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吏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此真大有所宥也。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昼为昏,以白为黑,以尧为桀。宥之为败亦大矣。亡国之主,其皆甚有所宥邪?故凡人必别④宥然后知,别宥则能全其天矣。
  【注释】①宥:通“囿”,局限。“去宥”:除去人的局限,不受蒙蔽。②邻之父:即邻父,
  邻居老人,父:对男性长辈的称呼。③金: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引申为货币、钱。④别:离别、告别,这里引申为去除。
  6.甲乙两段选文均选自《             》。(2分)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邻人遽伐之 (           )           (2)何故(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9.下列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邻人很不高兴,说:“邻居如此危险,怎么能和他做邻居呢?”
  B.邻人很不高兴,说:“邻居用心如此险恶,怎么能和他做邻居呢?”
  C.邻人沉默不语,而后说:“邻居如此危险,难道能和他做邻居吗?”
  D.邻人沉默不语,而后说:“邻居用心如此险恶,难道能和他做邻居吗?”
  10.甲文告诉我们             的道理。乙文中齐人“大有所宥”的根本原因是:         (请自己的话概括),国君“甚有所宥”的后果是             ,以上两例均从_面阐述了      的道理(请用原文语句回答)。(8分)
  11.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