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510字。
古诗阅读专题
安徽省淮北市2022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山中闻杜鹃【注】
洪炎
山中二月闻杜鹃,百草争芳已消歇。
绿阴初不待重风,啼鸟区区自流血。
北窗移灯欲三更,南山高林时一声。
言归汝亦无归处,何用多言伤我情。
【注】建炎三年十一月,金兵入侵洪州(今南昌),洪炎南下避居金溪。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照应标题,交待了“闻杜鹃”的地点和时间,而杜鹃的啼鸣声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B. 前两联通过对杜鹃、百花、绿阴的描写,展现南国春意将尽的景象,寄寓诗人深沉的情思。
C. 颈联属对工整,与晚唐徐涂“故山望断不知处,鹈鴂隔花时一声”两句所营造的意境不同。
D. 全诗紧扣“山中闻杜鹃”展开,笔力集中,语言朴素自然,形象鲜明生动,情感真挚动人。
15. 诗歌尾联表达精妙,请作简要赏析。
安徽省合肥市2022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卜算子
向子諲
雨意挟风回,月色兼天静。心与秋空一样清,万象森如影。
何处一声钟,令我发深省。独立沧浪忘却归,不觉霜华冷。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雨意挟风回”一句,词人抓住雨势未成、风挟雨去的变化过程,描写较为细腻。
B.词人描写月华的静静流淌与夜空的沉寂无声,巧妙地烘托出幽谧深远的意境。
C.“万象”指自然界的一切景象,此时周围树木繁密,森然如影,令词人感到畏惧。
D.本词写词人在秋夜江边的所见所闻所感,言出肺腑,感情真挚,语言质朴自然。
15.词人“不觉霜华冷”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安徽省蚌埠市2022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江城梅花引
【宋】王观
年年江上见寒梅。暗香来,为谁开。疑是月宫、仙子下瑶台。冷艳一枝春在手,故人远,相思寄与谁。怨极恨极嗅香蕊。
念此情,家万里。暮霞散绮。楚天碧、片片轻飞。为我多情,特地点征衣。花易飘零人易老,正心碎,那堪塞管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