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160字。

  文言文阅读专题
  山西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调研测试(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宣宗宣德三年三月,工部侍郎李新自河南还,言:“山西民饥,流徙至南阳诸郡,不下十余万。有司遣人捕逐,民死亡者多。”上谕夏原吉曰:“民饥流亡,岂其得已?昔富弼知青州,饮食居处医药皆为区画,山林河泊之利听民取之,全活五十余万人。今乃驱逐使之失所,不仁甚矣。”乃遣官往山西、河南赈济,禁捕治。四年春正月,上御斋宫,召大学士杨溥谕曰:“朕每念创业难,守成不易。今幸百姓稍安,顾祸乱生于不虞。迩来群臣好进谀辞,令人厌闻,卿宜勉辅朕。”溥顿首谢:“臣不敢忘报。”上曰:“直箴朕过,报朕多矣。”溥又顿首谢曰:“直言求之非难,受之为难。”上曰:“然。”五年春正月,吏部奏选官。上曰:“唐虞三代,事简民淳,不可比拟。唐太宗定内外官七百三十员,去古未远,亦可为法。”侍臣对曰然必君心清则事简事简则官可省官省则民安矣若政务庞杂小人幸进则冗食者多上嘉纳之 九月,上临朝谕曰:“天下虽安,不可忘武。今穑事既成,联将亲帅六师,以行边塞,饬武备。”于是车驾发居庸关,驻跸宣府洗马林。晚御幄殿,杨士奇、杨荣侍,上曰:“人君驭世之权孰重?”荣对曰:“命德讨罪。”上曰:“然,二者天下公器。舜举十六相,诛四凶,而天下服,以天下之好恶为好恶也。齐威王烹阿,封即墨,不以左右之好恶为好恶也。”二臣顿首称善。谷应泰曰:明有仁、宣,犹周有成、康,汉有文、景,庶几三代之风焉。方宣宗之即位也,法祖重农,赈荒惩贪。文事则经史在御,武备则车驾待边。凡此皆善政也。创业固难,守成匪易。仁、宣之治,非高、成不开;而高、成之政,非仁、宣不粹也。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仁宣致治》,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侍臣对曰/然/必君心清/则事简/事简则官可省/官省则民安矣/若政务庞杂/小人幸/进则冗食者多/上嘉纳之/
  B.侍臣对曰/然必君心清/则事简/事简则官可省/官省则民安矣/若政务庞杂/小人幸/进则冗食者多/上嘉纳之/
  C.侍臣对曰/然/必君心清/则事简/事简则官可省/官省则民安矣/若政务庞杂/小人幸进/则冗食者多/上嘉纳之/
  D.侍臣对曰/然必君心清/则事简/事简则官可省/官省则民安矣/若政务庞杂/小人幸进/则冗食者多/上嘉纳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宗,明朝皇帝朱瞻基的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中被供奉时所称的名号。
  B.顿首,叩头,头叩地而拜,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主时所用。
  C.唐虞,唐尧与虞舜的并称;唐虞之治旧指上古政治清明、人民康乐的理想时代。
  D.跸,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也指帝王出行的车驾;驻跸,帝王出行时停留暂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宗认为百姓荒年流徙并非情愿,禁止官府抓捕或驱逐流落异乡的灾民,告诫臣子要施仁政,不能让百姓流离失所。
  B.宣宗喜听诤言,厌恶阿谀之辞,告诫杨溥要尽力直言;杨溥说直言不是难事,接受直言才是难事,这种说法得到宣宗的认可。
  C.宣宗认为,上位者施政要顺应民心,舜的政令顺应了民心,因此天下归服;齐威王烹阿、封即墨,此举没有顺应民心。
  D.谷应泰评论说:仁宗、宣宗时的朝政差不多有了三代的风气,宣宗在文事方面依据儒家思想,在军事方面注重守边,这些政令都很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饮食居处医药皆为区画,山林河泊之利听民取之,全活五十余万人。
  (2)今穡事既成,朕将亲帅六师,以行边塞,饬武备。
  山西省临汾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一)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十二月己巳,益州大都督窦轨奏称獠反,请发兵讨之。上曰:“獠依阻山林,时出鼠窃,乃其常俗。牧守苟能抚以恩信,自然帅服,安可轻动干戈。渔猎其民,比之禽兽,岂为民父母之意邪!”竟不许。上尝语及关中、山东人,意有同异。殿中侍御史义丰张行成跪奏曰:“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当有东西之异;恐示人以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