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080字。

  江苏省部分市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
  江苏省苏州市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左仲郛浮渡①诗序
  姚 鼐
  江水既合彭蠡,过九江而下,折而少北,益漫衍浩汗,而其西自寿春、合肥以傅淮阴,地皆平原旷野,与江淮极望,无有瑰伟幽邃之奇观。独吾郡潜、霍、司空、龙眠、浮渡,各以其胜名于三楚。而浮渡频江倚原,登陟者无险峻之阻,而幽深奥曲,览之不穷。是以四方来而往游者,视他山为尤众。然吾闻天下山水,其形势皆以发天地之秘,其情性阖辟,常隐然与人心相通,必有放志形骸之外,冥合于万物者,乃能得其意焉。今以浮渡之近人,而天下往游者之众,则未知旦暮而历者,凡皆能得其意而相遇于眉睫间耶?抑令其意抑遏幽隐榛莽土石之间,寂历空濛,更数千百年,直寄焉以有待而后发耶?余尝疑焉以质之仲郛仲郛曰吾固将往游焉他日当与君俱余曰诺
  及今年春,仲郛为人所招邀而往,不及余。迨其归,出诗一编,余取观之,则凡山之奇势异态,水石摩荡,烟云林谷之相变灭,悉见于其诗,使余恍惚若有遇也。盖仲郛所云得山水之意者非耶?
  昔余尝与仲郛以事同舟,中夜乘流出濡须,下北江,过鸠兹,积虚浮素,云水郁蔼,中流有微风击于波上,其声浪浪,矶碕薄涌,大鱼皆砉然而跃。诸客皆歌呼,举酒更醉。余乃慨然曰:“他日从容无事,当裹粮出游。北渡河,东上太山,观乎沧海之外;循塞上而西,历恒山、太行、太岳、嵩、华,而临终南,以吊汉、唐之故墟;然后登岷、峨,揽西极,浮江而下,出三峡,济乎洞庭,窥乎庐、霍,循东海而归,吾志毕矣。”客有戏余者曰:“君居里中,一出户辄有难色,尚安尽天下之奇乎?”余笑而不应。今浮渡距余家不百里,而余未尝一往,诚有如客所讥者。嗟乎!设余一旦而获揽宇宙之大,快平生之志,以间执言者之口,舍仲郛,吾谁共此哉?
  (选自《惜抱轩诗文集》)
  [注]①浮渡:山名,又名浮度山,是安徽桐城附近的游览胜地。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余尝疑焉以质/之仲郛/仲郛曰/吾固将往游焉/他日当与君俱/余曰/诺/
  B.余尝疑焉/以质之仲郛/仲郛曰吾固/将往游焉/他日/当与君俱/余曰诺)
  C.余尝疑焉以质/之仲郛/仲郛曰吾固/将往游焉/他日/当与君俱/余曰诺/
  D.余尝疑焉/以质之仲郛/仲郛曰/吾固将往游焉/他日当与君俱/余曰/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淮,长江、淮河一带。这里的“江”指长江,常见的表述还有如“江表”“江东”“江右”等。
  B.中流,江河水流中间。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中流”也是这个意思。
  C.太山,即泰山,在山东泰安南。这可从姚鼐《登泰山记》中“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得到印证。
  D.终南,终南山,也称南山。成语“终南捷径”常用来比喻谋求官职或名利的便捷途径,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由江水浩瀚广阔写起,交代平原地区特点,有瑰丽奇伟、幽远深邃的奇异景观,引出诸山胜景,各自因为美景在楚地出名。
  B.友人左仲郛受人邀请同游浮渡山,回来后出示诗作,作者虽未同行,却从诗中感悟到山水意趣,流露出对友人诗歌创作的肯定。
  C.虽为诗集作序,作者借此表达了自己钟情山水的情怀,并指出天下山水能够展现大自然的奥秘,自然与人的心灵意趣相通的观点。
  D.在回忆过去和左仲郛一起乘舟同游时,作者描绘了夜晚江上雾气笼罩,水石相激,大鱼跃出水面的壮景,生动形象,使人身临其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是以四方来而往游者,视他山为尤众。(4分)
  (2)君居里中,一出户辄有难色,尚安尽天下之奇乎?(4分)
  14. 最后一段作者的慨叹中蕴含了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
  江苏省镇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苏子瞻随皇甫馔追摄至太湖芦香亭下,以挖损修牢。是夕,风涛倾倒,月色如昼。子瞻自惟仓卒被拉去,事不可测,必是下吏。所连逮者多,如闭目窣身入水,顷刻间耳。既为此计,又复思曰∶"不欲辜负老弟。"弟谓子由也。言己有不幸,则子由必不独生也。由是至京师,下御史狱。李定、舒亶、何正臣杂治之,侵之甚急。欲加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