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810字。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南湖早春①
  唐代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②,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③黄鹂语未成。
  不道④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⑤减心情。
  (注)①本诗白居易遭到贬谪后在江州时所留下的作品。②发:开花。③舌涩:指言语不流利。涩,形容叫声艰涩,尚不连惯婉转。④不道:不是说。⑤衰病:衰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景象,最后两句主要是直接抒发作者对南湖早春景象的喜爱。
  B.颔联“乱点”将杏花随意开放、随处点染的神态活画出来。“乱”并非杂乱、零乱,而是自然、随意,诗人写西湖春景时亦说“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异曲同 工,都从“乱”中见出天然情趣,毫无人工的矫揉。
  C.第四句中“平”字作用有二:一是描述水蘋的整齐,其次它与“铺”字合用,有平展、阔大无边的意思,令人想见湖面的阔远与水蘋的茂盛。
  D.颈联“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抓住最具生命活力的动物来写,白雁因为身上雨水未干,翅膀变得沉重,不得不低空飞行;同样由于雨水的淋浇,黄鹂的舌头也颇有些生涩不听使唤之感。
  (2)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鉴赏这首诗。
  【答案】(1)A
  (2)以乐景写哀情。诗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春雨初晴,阳光返照,山杏吐艳,水蘋争绿,白雁低飞,黄鹂语涩的景象。渲染了清新明丽、生趣盎然的氛围。末两句突然一转,抒发仕途不顺的忧闷心情,以乐衬哀,造成反差强烈的艺术效果。
  【解析】
  【详解】
  (1)A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主要是直接抒发作者对南湖早春景象的喜爱”不准确,有喜爱,但主要表达  的是遭到贬谪后消沉郁闷的心情。
  (2)考查诗歌的抒情方式。读懂诗句大意的作答的基础。要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诗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明媚动人的景物,描绘的是多彩多姿、生趣盎然的春天画卷。末两句突然一转,抒发忧闷心情,造成反差强烈的艺术效果。诗人正是以南湖早春景色的生机勃勃、明媚可爱,反衬诗人遭贬后的衰病不堪,抒发了诗人面对美景却无心欣赏的消沉郁闷的心情。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小题
  甲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乙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词中的“八百里”指牛,这里泛指酒食;乙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