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830字。
部编初中中考语文配套练习册文学常识答案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语出自( )
A.《论语》B.《孟子》C.《战国策》D.《墨子》
【答案】B【解析】【分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下》。“民贵君轻”成为后世广泛流传的名言,一直为人引用。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
故答案为:B【点评】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国家其次,国君为轻。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应允的做国君,得到国君应允的做大夫。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国家,就改立国君。祭品丰盛,祭品洁净,祭扫按时举行,但仍然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神谷神。”
2.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艾青,现代诗人,其代表诗作有《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等。
B.普希金,俄国诗人,其代表诗作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自由颂》《致大海》等。
C.律诗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其中首联和颔联的上下句必须对偶。
D.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事叫“风骚”。
【答案】C【解析】【分析】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则称排律或长律。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并没有要求“首联和颔联的上下句必须对偶”。故答案为C。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的相关内容。考生要在平时注意课本内的注释,注意平时的积累。
3.下列歇后语中的人物和情节与《水浒传》无关的一项是( )
A.武松打虎——气概非凡B.刘备遇孔明——如鱼得水 C.杨志卖刀——忍痛割爱D.鲁提辖去当和尚——半路出家
【答案】B【解析】【分析】B项,刘备和孔明是三国时期人物,属于《三国演义》人物,和《水浒传》无关。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答题时应注意,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4.关于文学常识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 )
A.新闻的结构分为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B.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自己记叙。
C.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是一联,共四联,依次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D.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答案】D【解析】【分析】A.有误,新闻的结构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B.有误,传记一般由别人记叙;C.有误,律诗的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5.下列关于戏剧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是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B.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时间和空间高度集中的原则。
C.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其性格。
D.按照作品类型划分,戏剧可以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情节剧、哲理剧、寓言剧、童话剧等。
【答案】D【解析】【分析】ABC表述正确。
D.这句话分类标准混乱,戏剧按容量大小,戏剧文学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和小品;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诗剧、舞剧、戏曲等;按题材,可分为神话剧、历史剧、传奇剧、科学幻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