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6970字。
凉山州2021-2022学年度上期期末检测高一语文试题卷
第Ⅰ卷 阅读题(7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般地讲,关于分配正义研究的理论是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奠定的,依据他的基本观点,分配关涉两个紧密相关的因素,即物品以及应该获得物品的人,这集中表征为社会物品分配的基本观念,特别是关于“两种平等”的概念认定上。亚里士多德认为:“所谓平等有两类,一类为其数相等,另一类为比值相等。”亚里士多德所认定的平等应该在“对等”的意义上来理解,也就是说,一个公民所应得的份额,要依据普遍性价值来衡量,贡献大则所得多、贡献小则所得少。由此可知,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决不能停留在“平等”的层面上来把握,唯有在“对等”的维度上才能够准确澄清,正是在此意义上,亚里士多德最早确定了分配正义研究的基本内涵和话语体系,进而开启了影响至今的应得分配理论。
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人人都应该得到一定程度的社会物品,这不是社会慈善的表现,而是社会正义的要求。当代西方分配正义理论对“真正平等”的价值追求,以及对分配正义原则的多重设想,立足于西方社会成熟市场机制的基础之上,这种分配正义理念有助于缓解按要素分配所引发的“马太效应”(一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进而推进分配正义理论的当代实践。但当代分配正义理论所希冀的“真正平等”,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根本无法实现,因为它们没有充分认识到生产资料所有制对分配机制的决定性作用。从本质上而言,当代分配正义理论所声张的分配原则及其政策导向,根本无法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自身所导致的“两极分化”趋势。
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劳动”成为社会物品分配的唯一根据,按劳分配方式排除了政治特权和资本要素所有权参与分配,具有明显的历史进步性。但对于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形态的中国社会而言,我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依然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中心任务。实际上,生产关系与分配关系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进一步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体制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毋庸置疑,中国语境下的按劳分配原则秉承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塑造了劳动者在社会产品分配中的主人翁地位,创新性地发展了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理论,这集中体现为社会财富“创造与分配”主体同构化的发展态势。
中国语境下的按要素分配原则源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变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要素市场的规范化认定和法治化保障,引导劳动、资本、技术以及管理等诸多要素成为财富分配的重要衡量指标。从社会分配的应得原则来说,只要某种社会要素参与了生产过程,有助于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就理应根据其贡献获得相应的财富分配份额,因而每一种要素都有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和分配的权利。概言之,中国要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就要切实加强生产要素产权保护,并且从法律层面上保障各种社会要素参与投资、获得收益的基本权利,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运转的重要前提。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追求的共享发展观,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所谓的“平等分配”,也完全不同于现代文明所称道的“慈善事业”,它是通过满足当下社会每一个人的现实需求,逐渐切近社会全面发展、自由发展的终极目标。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收入分配机制,既要脱离行政权力的干涉和渗透,又要约束资本要素索取财富分配权限的扩张意向,进而让全体劳动者共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实践进程。
(摘编自颜景高《分配正义:应得视角的再反思》)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亚里士多德最早确立了分配正义理论的基本内涵和话语体系,并一直影响至今。
B. 亚里士多德分配正义理论基于对等的核心价值观,认为社会物品应按贡献大小分配。
C. 资本主义社会所声张的分配平等,由于其私有制自身的固有问题,根本无法实现。
D. 要保持我国当前经济 良性运转就必须逐步排除政治特权和资本要素所有权参与分配。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平等”与“对等”内涵出发,论述了亚里士多德分配正义理论的本质含义。
B. 对于不同制度下、不同历史阶段 分配制度,文章均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加以了论证。
C. 对于生产要素是否参与收入分配,文章辩证地论证了现阶段参与分配的必要性。
D. 文章立足于我国的现实国情,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机制,条理清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应为坚持正义的原则追求“真正平等”分配社会物品,不需要发展社会慈善事业。
B. 当代西方分配正义理论立足于西方社会成熟市场机制,这有助于解决按要素分配所引发的“马太效应”。
C. 我国要坚持按劳分配,兼顾实行按要素分配,促进收入合理有序的分配,最终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
D.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机制要尽量在脱离行政权力的干涉和渗透下约束资本要素参与财富分配,共享发展成果。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并辨析材料信息的能力。
D. “就必须逐步排除政治特权和资本要素所有权参与分配”错误,结合原文“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按劳分配方式排除了政治特权和资本要素所有权参与分配”,可见这是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要求,在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需要资本要素参与分配。
故选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让我们从头开始讲起。宇宙如何而来?这显然是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大问题,但现在看来,它确实有个发端。有些科学家将这称为大爆炸。不妨把这想象成一次光和物质(包含后来最终成为恒星和星系的亮物质以及一直未被人看见的暗物质)的大迸发。所有的时间和空间、物质和能量都始于一个温度达数万亿度的点,然后一切分崩离析,开始膨胀。
这个伟大发现要部分归功于科学家埃德温•哈勃。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加州南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