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810字。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1-2022学年高三1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就其山而凿之曰摩崖”。摩崖石刻是石刻中一个独特的类型,作品均为唯一的、不可替代的、不可移动的文物遗存。湖南摩崖石刻沿潇湘等水路通道分布,石刻文物与沿江分布的丹霞地貌的水石环境融为一体。湖南浯溪碑林摩崖石刻《大唐中兴颂》等,构成了中华中兴颂的宏大主题,突出反映了中国人对国家统一、繁荣富强的美好期盼。
  位于浯溪碑林的唐代元结撰文、颜真卿书丹的大幅石刻《大唐中兴颂》,世称“摩崖碑”,又因其年代之远、碑面之大、字数之多,被誉为“摩崖三绝”[注],成为“浯溪八景”之一。石刻高300厘米,宽320厘米,字径约15厘米;正书,左行;正文中敬语挪抬;共计21行,每行满格20字;形制巨大。
  761年,先后担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参谋和荆南节度判官、整兵拒贼的元结,写下《大唐中兴颂》,盛赞玄宗、肃宗两朝“复两京”“还京师”“宗庙再安,二圣重欢”,将之与前代帝王盛德大业相提并论。771年,元结请颜真卿书写《大唐中兴颂》,大字深刻,镌石于湖南永州境内湘江崖岸的浯溪,一篇大字摩崖碑诞生了。
  《大唐中兴颂》之所以千古流芳,也与书写者的爱国情怀有关。安史之乱后,河朔尽陷,颜真卿与从父兄颜杲卿起兵抗敌,河北十七郡同日归顺,横绝燕赵。其后颜杲卿被擒,骂不虚口,一门死于刀锯者三十余人。史称“真卿大节,炳著史册”。
  “经乱年年厌别离,歌声喜似太平时。词臣更有中兴颂,磨取莲峰便作碑。”(司空图诗)大唐、大宋、大明三朝中兴颂蝉联刻写在永州浯溪高崖之上,悠久高明,吉祥止止。浯溪摩崖石刻寄托了一代代中国人对国家富强、民族昌盛的期盼,同时也构成了湖南碑刻中最为宏大的人文主题。
  (摘编自张京华《灿烂金石清夺湘流——湖南摩崖石刻中的中华中兴颂》)
  【注】“摩崖三绝”,即文绝、字绝、石绝。
  材料二:
  图像学由19世纪的图像志研究发展而来,进入20世纪后,图像志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展,应用在各个学科中,进而发展成为一种艺术史研究的新方法——图像学。潘诺夫斯基是图像学研究最有影响的学者之一,他在《视觉艺术的含义》一书中提出对作品的解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对象是自然的题材描述,即前图像志描述;第二个阶段是结合艺术作品产生的时代与背景,分析作品特定主题和传统意义,即图像志分析;第三个阶段的阐释,就是要对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或者是深层含义进行进一步的挖掘,这一阶段被称为图像学分析。
  相对于第一和第二个阶段,在分析的过程中可能会潜意识地把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情感体现在其中,用以烘托主题,第三个阶段是对图像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深一步的挖掘与探析,这一阶段被称为图像学分析。
  纵观整个唐代,其社会处于相对安定的状态,在文化发展上也与其他国家交流不断。从史书上可以看到当时人们的思想、心态都是积极开放的,崇尚雍容华贵的心理状态和豪迈奔放的生存风貌是他们主要的特征。一个书家一种书风的形成必然要经历一个成长与完善的过程。
  颜真卿于734年登进士第,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颜真卿为人坦荡,刚正不阿,人生经历复杂,其书法有着自然瑰丽的境界又有着恢宏雄健的面貌。其丰富的人生经历成就了其书法的阔大气象。中唐之后,在新的审美思潮的影响下,颜真卿的审美取向也随之而改变,自成一家,形成自己独特的书风。
  (摘编自邓鸿娟《永州浯溪碑林摩崖<大唐中兴颂>图像学分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文物遗存,摩崖石刻作品具有唯一、不可替代、不可移动等特点,湖南摩崖石刻和沿江分布的水石环境已融为一体。
  B.《大唐中兴颂》由亲历“整兵拒贼”的元结撰写,盛赞了唐玄宗和唐肃宗“复两京”“还京师”等稳定唐朝的行为。
  C.图像学是随着图像志的研究领域扩展和在学科中的广泛应用逐渐发展形成的,它为艺术史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方法。
  D.就颜真卿的书法创作看,《大唐中兴颂》一改初唐楷书正大、雄壮的风貌,笔法、章法都有改革,显露出成熟风格。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石刻《大唐中兴颂》位于湖南永州境内湘江崖岸的浯溪碑林,因年代久远、碑面巨大、字数众多,被称为“摩崖三绝”。
  B.《大唐中兴颂》体现出书写者颜真卿的爱国情怀,“真卿大节,炳著史册”,这才使得此石刻能够千古流芳。
  C.颜真卿自成一家的独特书法风格的形成,既与其自身复杂的人生阅历有关,也受当时审美思潮变化影响。
  D.透过颜真卿的书法作品,我们既能够感受到大唐的时代精神和审美意趣,也能够体悟到唐王朝的兴衰成败。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只到达潘诺夫斯基前图像志描述阶段(第一阶段)的一项是(     )
  A.名画《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描绘了一个庄重的订婚场面,画面背景中央的墙壁上有一面富于装饰性的凸镜,刻画精致。
  B.中国画中有“四君子”——梅兰竹菊,实际上是画家用这四种植物来形象喻示人生哲理。
  C.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中,左边的菲利普歪着头,双手抚胸,表情悲伤,看向耶稣,表达着自己心中的痛苦与忠诚。
  D.南宋李嵩《货郎图》体现了当时民间经济相对比较繁荣,商品贸易在百姓生活中很寻常。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依据材料二潘诺夫斯基《视觉艺术的含义》中提到的研究方法,请结合材料一中写《大唐中兴颂》的相关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
  安徒生
  现在我要告诉你一个故事。那是我小时候听来的。从那时起,我一想到它,就似乎觉得它更可爱。故事也跟许多人一样,年纪越大,越显得可爱。
  我想你一定到乡下去过吧?你一定看到过老农舍。屋顶是草扎的,上面零乱地长了许多青苔和小植物。墙都有些倾斜,窗子也很低,而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