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题,约3480字,
第五单元检测题
(时量90分钟,分值100分)
湖南常德市一中  邓传辉
一、(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暴霜露(pù)            音谬(miù)
系燕父子(xì)     洎(jì)
B、铿然有声(kēng)   庐冢(zhǒng)
硿硿(kōng)        罅(xià)
C、至莫夜月明(mò)  思厥先祖父(jué)
窈然(yǎo)         咎(jiù)
D、盛以锦囊(chéng) 彭蠡(lí)
    三矢(shǐ)             雠(chóu)
[解析]B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无误的一组是(  )
A、率赂秦耶(全、都)  始速祸焉(加速)
      各爱其地(爱惜)     何可胜道(尽)
B、本其成败(原来)    余韵徐歇(余留)
       存亡之理(道理)    原本穷末(推究)
C、与尔三矢(给)      背晋归梁(归附)
       或末易量(轻易)    文过饰非(掩饰)
D、理固宜然(这样)    有碑仆道(道路)
既往不咎(责备)    非常之观(壮观)
[解析]C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暴秦之欲无厌  B、至莫夜月明
C、汝识之乎     D、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解析]D(A“厌”通“餍”;B“莫”通“暮”;C“知”通“志”)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B、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C、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D、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天下事有难易乎
[解析]D(均为“容易”)
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原因)
B、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他们)
C、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使……错)
D、函梁君臣之首(用木匣装,作动词)
[解析]B(“其”指“我自己”)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①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③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⑤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⑥一夫夜呼,乱者回应,仓皇东出
⑦将人港口,有大石当中流
⑧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⑤⑦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④⑦⑧
[解析]C
7、与例句“古之人不余欺也”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古人之观于大地、山川、草木
[解析]B(例句和B均为宾语前置)
8、下列句中省略成分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请其矢,盛(之)以锦囊,负(之)而前驱
B、(庄宗)还矢(于)先王,而告以(之)成功
C、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溺)伶人也哉
D、至于(诸将)誓天断发,泪下沾襟
[解析]B(“而告以(之)成功”应为“而告(之)以成功”)
9、下列“于”字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
③于是余有叹焉
④得双石于潭上
⑤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⑥苛政猛于虎
⑦而君幸于赵王
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⑨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A、①④/②③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⑤/③④/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⑦/⑥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解析]A
10、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余弟安国平父”中的“父”通“甫”,是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农夫渔父”中
的“父”,是对老年人的尊称。    
B、“华山之阳”是指华山的南面,古时山和河的南北面,均可用阴阳来表示。如“渭水之阴”,就是指渭河的北岸。
    C、王安石的《临川先生文集》是以其籍贯命名的,苏洵的《嘉祜集》是以年号命名的,苏轼的《苏东坡文集》是以作者的号命名的。
D、“至和元年”的“至和”是年号,“元年”是第一年:“临川王某记”的“某”,是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
[解析]B(应为“渭河的南岸”)
二、(18分,每小题3分)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隐居的人,即李渤自称),寻纶(钓鱼)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临时住宿)于南隅,忽遇双石,漱(倾斜)枕潭际,影沦(倒映)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