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9040字。
上学期学情调研问卷
八年语文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考生务必将考场/座位号、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考生应把试题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处,答在试卷上无效。
3.选择题,需用2B铅笔涂黑在答题卡对应的选项中。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簇拥(cù) 教诲(huǐ) 吆喝(yāo) 摹肩接踵(mó)
B.狼藉(jí) 踌躇(chóu) 迂腐(yú) 自出新裁(xīn)
C.轩昂(áng) 窒息(zhì) 燥热(zào) 惟妙惟肖(xiào)
D.黏土(nián) 周济(jì) 泻气(xiè) 初来乍到(zà)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的新兴事物,________帮助解决了很多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的问题,更直接改变了很多人的出行方式。________在享受便利低碳出行的同时,-些不文明现象也随之出现,禁行路段任意骑行,车身________……种种乱象扰乱了城市秩序,也在无形中________了城市形象。
A.虽然 而且 体无完肤 抹黑 B.不仅 但是 伤痕累累 抹黑
C.虽然 但是 伤痕累累 涂抹 D.不仅 而且 体无完肤 涂抹
3.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所谓特写,本是摄影、电视、电影的一种常用手法,①以增强艺术表现力,②使之放大占据整个画画,③指拍摄人或物的某一部分,④形成强烈视觉效果。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体裁。所以,消息和新闻特写并不完全相同。
A.“本、最”是副词,“或”是连词,“整个画面”、“最生动感人”是偏正短语。
B.选文中画线句“消息和新闻特写并不完全相同。”的主干是“消息和新闻特写不相同。”
C.根据不同的语气,我们将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判断句。选文的语气基本是陈述句。
D.将选文画波浪线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为③②④①。
4.下面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鲁滨逊得了疟疾时,想起巴西人用烟叶治病,于是把烟叶放在嘴里嚼,取烟叶放在甘蔗酒里浸泡后喝下去,又闻放在炭盆里烧的烟叶的方法,治好了自己的病。
B.读到《革命烈士诗抄》中的这首“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我的自白书》),就会勾起我们对革命烈士的无限崇敬。
C.《藤野先生》的作者是著名作家茅盾。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
D.格列佛本来一心想留在慧骃国,却因慧骃国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要消灭那里的耶胡而没能实现愿望。他因此对慧骃国很失望,一辈子与马为敌。
5.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5分)
(1)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霜重鼓寒声不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