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7790字。
开封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治”和“法治”相对称。法治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
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所谓的不同并不是说乡土社会是“无法无天”,或者说“无需规律”。的确有人这样想过。返璞归真的老子觉得只要把社区的范围缩小,在鸡犬相闻而不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里,社会秩序无需外力来维持,单凭每个人的本能或良知就能相安无事。可是乡土社会并不是这种社会,我们可以说这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行为规范的目的是配合人们的行为以完成社会的任务,社会的任务是满足社会中各分子的生活需要。人们要满足需要必须相互合作,并且采取有效技术,向环境获取资源,人们有学习的能力,上一代所实验出来有效的结果,可以教给下一代。这样一代一代的累积出一套帮助人们生活的方法。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社会,人口流动很小,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
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礼治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
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尽管一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是怎样有效,如果环境一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了。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
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礼治也就是普通意义上的所谓人治,但是礼治和由个人好恶统治的所谓人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法治是“依法而治”,就是人依照国家的法律规则维持人与人的关系,并非不靠人来执行。
B. 在乡土社会中,依靠国家的强大力量来维持的“礼”,基本上具有和法律一样的效力。
C. 在安土重迁的乡土社会中,社会变化少,个人可以凭借自已和前人的经验、规定的方法行事。
D. 礼治是按照整个社会历史累积形成的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来维持社会秩序的治理方式。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辨析“人治”“法治”两个概念,抓住“人”和“法”两个字,为下文论证奠定基础。
B. 文章第二段采用例证法,论证乡土社会不是小国寡民式的社会,虽然“无法”但需要“礼”。
C. 文章围绕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展开论证,最后一段总结上文,再次强调了礼治的特征。
D. 文章通过对法治、人治、礼治三种治理方式的比较,得出现代社会不需要“礼”的结论。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乡土社会中,一个人学到社会所累积的有效经验,也就获得了生活、生产的一些方法。
B. 传统维持着乡土社会的秩序,以超越法律的力量约束人们的行为,让人们不得不敬畏。
C. 乡土社会生活中曾经发挥作用的有效经验,在变迁很快的现代社会,其效力则无从发挥。
D. 礼的养成是由人的本能自动形成的,人们主动服膺于传统的习惯,礼治不能离开社会。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原文内容的能力。
B.“依靠国家的强大力量来维持的‘礼’,基本上具有和法律一样的效力”有误,根据原文“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可见,“礼”并非依靠国家强大力量来维持,而是依靠传统维持。“具有和法律一样的效力”也不当,只是“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来说和法律差不多,但并非效力一样。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关系的能力。
D.“得出现代社会不需要礼的结论”有误,原文只说“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了《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数学学习质量监测结果报告》和《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育与健康监测结果报告》。结果显示,我国学生睡眠不足问题依然存在,学生的发育整体情况虽然较好,但肥胖率和视力不良的检出率依然较高。这是我国首次发布分学科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
从数学学习质量监测结果报告来看,我国学生数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