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910字。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阶段性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九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非网阅学校的考生,请将相关信息填在答题卡密封线内。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变。
  一、积累与运用(26分,1-7题每题3分,第8题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发怔(zhèng) 宽宥(yòu)中伤(zhòng) 孜孜不倦(zī)
  B.纶巾(guān)  折扣(zhé)别墅(shù)   持之以恒(héng)
  C.娉婷(pīng)  勾当(gōu) 撩逗(liáo)  屏人促席(píng)
  D.箴言(zhēn)  积攒(zǎn) 冠冕(guān)  扭怩作态(ní)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制裁 赞誉 允诺 相得益彰 B.恍若 旁鹜 野蔽 言不及意
  C.琅琊 伛偻 瑟索 辗转反侧D.汉沔 停滞 遁词 经世奇才
  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明不仅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高度,更是我们丈量自身行为规范的尺度。素质的养成无法____,也不可能____,需要"化"、更要管。___说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的"根"和"魂",__法治和规则就是它的"骨架",二者缺一不可,相铺相成。这就好比在松散的沙子当中,将道德的水分与制度的水泥、规则的石子混合,才能产出比花岗岩还坚硬的文明基石。
  A.一挥而就 一成不变 不管 还是  B.一蹴而就 一劳永逸 如果 那么
  C.一蹴而就 一成不变 不管 还是  D.一挥而就 一劳永逸 如果 那么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语文老师讲解诗词,冠冕堂皇,妙趣横生,深得同学们的喜爱。
  B.突起狂风,刚刚还热闹的广场上,来来往往的人们顿时就荡然无存了。
  C.一走进动物园,同学们情绪高涨,歇斯底里的为猴子攀岩而欢呼。
  D.本来是老王要晋升的职位,怎料董事长的亲戚却鸠占鹊巢,可把老王气坏了。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扫码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道风景线,然而,"炫"的同时也伴着"悬",扫码的安全风险容不得你不小觑。
  B.随着人们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汽车工业将会借助现代科技,向高效率、低耗能、零污染的方向发展。
  C.我们要始终对宪法法律怀有敬畏之心,牢固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
  D.那阳区大力开发"生态岸线"建设,沿汉江两岸栽植树木花草,大幅度提高汉江岸线植被覆盖率。
  6.下面语段空白处填入四个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地名大会》以地名知识为纽带,牵紧人与地、人与文化,___,___  ,   ,        。这一档精品节目,通过叩问地名,《梢然展开了一段大开大合的峥嵘岁月,一场天、地、人交相辉映的大戏。
  ①唤醒了根植人们心中的乡愁和热土情怀
  ②展现了中华大地的辽阔幅员、多样地理、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
  ③营造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浓厚氛围
  ④阐释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创墅
  A. ②①④③   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    D.③④②①
  7.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文人常用字号、籍贯、官职等命名著作;如《范文正公集》《柳河东集》《王右丞集》分别用了谥号、籍贯、官职来命名。
  B.《水浒传》中酒存在感十足,甚至成为情节的助推剂。或贪酒破戒——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或借酒设计——吴用智取生辰纲;或乘酒兴行侠仗义——武松醉打蒋门神。
  C.明清时期,乡试第一名被称为解元,第二名被称为亚元,其余考中者被称为举人。
  D.在生活中,有一些古代常用的借代词沿用至今,如"汗青"指史册,"桑梓"指家乡,"桃李"指学生,"庙堂"指朝廷,"万钟"指优厚俸禄。
  8.古诗词默写填空。
  (1)槲叶落山路,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2)______,蝉鸣黄叶汉宫秋。(许浑《咸阳城东楼》)
  (3)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