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7830字。

  湖北省随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
  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书写要规范、美观,卷面保持整洁。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与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23分)
  (一)(本题共4 小题,共10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有魔法的月亮
  王融浩
  ①记得有一段时间,妈妈有空的时候就让我陪她散步,特别是有月亮的晚上。有一次,她看着月亮,很动情地说;"这月亮,不如我们老家的月亮有味道。"我不屑一顾,没忍住,回了她一句;"你们大人总是故弄玄虚。月亮.不是哪里的都一样的好? 这是科学!"出乎意料,妈妈没有反驳,完全不像平时那个严厉的母亲。她跟我讲起月亮的故事。
  ②妈妈出生在山东的一个小村庄,小时候家里条件虽然不好,但是长辈都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乡村的学校从三年级开始就有早晚自习,每天早上天蒙蒙亮,孩子们就要睡眼惺松地奔赴三里地外的学校。路上很安静,抬头望去,或圆或弯的月亮往往还挂在西边的天空。夜晚结束一天的学习,孩子们三五结伴回家,没有路灯,只有月亮透过杨树照下的斑驳亮光,随着树叶摇摆来回闪动,照在地上,也照在孩子们成长的心灵上。
  ③妈妈又开始回忆起农忙季节。农村的孩子读书之余,更多的是帮着大人干农活。每当麦子成熟了,大人们白天忙,晚上也要忙,收割、打场、扬场、晾晒……孩子们也会放十天左右的"麦假",帮着捆绑、翻晒、堆"麦山"、装袋子,一个个晒得黑殿黢的。夜晚的麦场上少了些许忙乱,知了此起彼伏地交替鸣唱,月亮毫不吝啬地散发出温和的光芒。孩子们在月光下追逐嬉戏,在麦秸搭成的小草房中捉迷藏、吃西瓜,大人和孩子们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④我忍不住看了看身边的妈妈,又看了看天上的月亮——这是我那个一向严厉的母亲
  吗?在月光的照耀下,妈妈显得如此温柔。月亮是有魔法的吧?难道真的有月光宝盒?要不然怎么一说到月亮,人就变了模样?
  ⑤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的时候,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学习了季美林老爷爷写的课文《月是故乡明》。我知道他是一个大学问家,德高望重,跟妈妈一样也是山东人。他对家乡的月亮情有独钟。他写到,自己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包括在风光旖施的瑞士菜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他都看到过月亮,也都非常喜欢。但是在这些地方看月亮,他立刻想到的是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他说∶"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他形容故乡的月亮"清光四溢",直接称呼故乡的月亮为"我的小月亮",可以说对故乡的月亮一往情深。在他的笔下,月亮也像是有了魔法。
  ⑥老师说,就自然界而言,不管在哪里,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但家乡的月亮有浓浓的乡愁,有深厚的亲情,有美好的回忆,是一个人的心灵港湾,这是其他地方的月亮无法替代的。
  ⑦读季羡林老爷爷的这篇文章,我理解了妈妈,也理解了月亮,还理解了什么是故乡、什么是乡愁。
  《光明日报》(2021年10月27日 14版)
  1. 文中提到季羡林老爷爷写的课文《月是故乡明》,此文题取自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
  ,月是故乡明"。(1分)
  2.文章题为"有魔法的月亮",通读全文,你认为月亮的魔法体现在哪里?(3分)
  3.请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夜晚的麦场上少了些许忙乱,知了此起彼伏地交替鸣唱,月亮毫不吝啬地散发出温和的光芒。(从修辞的角度)
  4.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童话。在你的眼里,谁也是有魔法的呢?通过你的经历和感受来说明。(3分)
  (二)(本题共4小题,13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母亲种的是寂寞
  ①母亲喜欢上种花,是从儿女们都像小鸟一样离开她身边开始的。
  ②每次回家,母亲会如数家珍一般,把她的那些宝贝花儿很隆重地介绍给我们。茉莉开了小朵的白花儿,虽细小不起眼,却馨香满室;原本生长在原始丛林中的绿萝被搬到家里,似乎有点不大适应,冬天的正午需要搬到阳台上晒太阳;君子兰开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