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290字。

  嘉兴市九年级(上)学科期末检测语文试题卷
  (2022.1)
  亲爱的同学,让我们一起重温本学期语文学习活动,开启新的探索之旅吧!
  1.本卷共6页,16小题,满分100分(含书写3分)。请在120分钟内完成。
  2.答案须写在答题纸规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草稿纸上均无效。
  常规积累强基础(10分)
  根据相关任务要求,完成整理单。(10分)
  任务一:
  1. 根据方法提示,正确填写字音字形。
  “读读写写”整理单
  (1)借助部首,巧学归类。部首可以帮助我们推断字的含义,如“豪”字以“豕”为部首,本义为豪猪。同属这一类的词还有huàn___________养等。
  (2)多音混淆,区别有术。多音字可从词性、意义、用法等角度加以辨析。如“宿”有三种读音:①sù;②xiǔ说;③xiù。“星宿”的“宿”的读音是__________。(填序号)
  (3)声形结合,妙记汉字。形声字有自己的构字规律:形旁表意,声旁表音。如成语_________揉造作中的“jiǎo”就是一个典型的形声字。
  【答案】    ①. 豢    ②. ③    ③. 矫
  【解析】
  【详解】(1)豢养:读音为huàn yǎng,意思是喂养(牲畜)、驯养。豢,泛指喂养,以利益为饵来引诱人为其服务,任其宰割,又指贪图。
  (2)星宿:读音xīng xiù,我国古代指星座,共分二十八宿。
  “宿”字有“sù /xiǔ /xiù”三个读音,表居住意时读sù,如“住宿、宿舍”;
  表示天上的星辰时读xiù,如“星宿”;
  做量词形容夜晚读xiǔ,如“一宿”;
  故选③。
  (3)矫揉造作:读音jiǎo róu zào zuò,形容装腔作势,极不自然。
  “矫”为形声字,偏旁“矢”意为弓弩;“乔”本义为“高而上曲”,引申为“拱起”。“矢”与“乔”联合起来表示“把弯箭反向拱起”,今意多为把弯曲的弄直;纠正。
  任务二:
  2. 根据提示,补全古诗文名句,理解古代建筑的文化内涵。
  古诗文整理单
  三年谪宦此栖迟,(4)_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5)____________,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
  槲叶落山路,(6)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中“言此意彼”的句子)
  (8)建筑是文化的符号。任选上面一幅图,说说该建筑蕴含的文化内涵。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万古惟留楚客悲    ②. 溪云初起日沉阁    ③. 枳花明驿墙    ④. 醉翁之意不 酒    ⑤. 在乎山水之间也    ⑥. 示例一:亭,文人志士栖息、聚会之地。文人们常在亭中饮酒作诗,抒发人生悲喜得失。
  示例二:宅,本义住所、住处,即家。诗人常用这一意象表达对家、国的想念。
  示例三:驿站,古代供传递军事情报的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诗人笔下的驿站常有送别之意,文人志士借此抒发羁旅之情,表达内心的孤独之感。
  示例四:楼,本义为两层以上的房屋。文人志士常在楼上登高望远,感悟人生,抒发情怀。
  【解析】
  【分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是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惟、溪、初、枳、醉”等字词容易写错。
  根据提示,四幅图画中的建筑分别是“宅”“楼”“驿站”和“亭”,结合对应诗句,我们可以试着分析其各自的文化内涵。
  “宅”是“房子、家”的意思,其对应的诗是《长沙过贾谊宅》,主要表达诗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据此可知,古人认为“家”与“国”是紧密联系的,常常借“家”来喻“国”;
  “楼”是高层建筑,其对应的诗是《咸阳城东楼》主要表达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和愁绪。据此可知,古人常登高怀远,借楼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驿站”是古代供人休息,食宿的地方。其对应的诗是《商山早行》,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据此可知,古人常借驿站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旅途中的孤寂之情;
  “亭”是供人游乐过程当中休息的地方,其对应的作品是《醉翁亭记》,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据此可知,古人常借亭表达人生理想,抒发内心情感。
  多元阅读重迁移(47分)
  学校拟编写一期主题为“追忆??展望”的语文期刊,由“魏晋风骨”“两宋遗风”“觉醒年代”“大国风采”四个板块组成,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魏晋风骨 赠从弟(其三)
  (汉)刘桢
  凤皇集南岳,徘徊孤竹根。
  于心有不厌,奋翅凌紫氛。
  岂不常勤苦?羞与黄雀群。
  何时当来仪?将须圣明君。 成语典故:
  平视获罪
  《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魏志??刘桢传》:“桢以不敬被刑,刑竟署吏。”裴注:《典略》曰:“太子尝请诸文学,酒酣坐欢,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众人咸伏,而桢独平视。太祖闻之,乃收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