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180字。
文言文阅读专题
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三)
阅读《小石潭记》,完成下面小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7.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与游者相乐 不亦乐乎 安居乐业 乐此不疲
B. 鱼可百许头 固不可彻 可歌可泣 妙不可言
C. 斗折蛇行 斗转星移 争奇斗艳 才高八斗
D. 隶而从者 择善而从 从心所欲 从者如云
8. 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翻译: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理解:闻水声寻小潭,伐竹取道终见小潭,一个“尤”字既写出了潭水的清凉,更突出了作者寻到小潭的喜悦之情。
B.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翻译: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无法看到潭水的源头。
理解:此句承接上一句使用比喻的手法,用狗牙交错来形容小溪的形状,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表达了作者的失望之情。
C.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翻译:寂静寥落,空无一人,让人感到心情悲凉,寒气透骨,凄凉而幽深。
理解:小潭周围环境幽僻,少有人来,与作者贬谪后落寞的心境相契合,此前的“乐”逐渐转化为孤寂、凄凉之情。
9. 《小石潭记》的第②段和【链接材料】都运用了侧面描写,从两段中各找出一处运用侧面描写的语句,并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
十五里,至瞿唐口,水平如席。独滟滪①之顶,犹涡纹瀺灂②,舟拂其上以过,摇橹者汗手死心,皆面无人色。盖天下至险之地,行路极危之时,傍观皆神惊,余已在舟中,一切付自然,不暇问,据胡牀③坐招头处,任其荡兀。每一舟入峡数里,后舟方敢续发。水势怒急,恐猝相遇,不可解拆也。帅司④遣卒执旗,次第立山之上,下一舟平安,则簸旗以招后船。
(取材于《吴船录》)
注:①[滟滪(yàn yù)]滟滪堆,江心突起的巨石,在瞿塘峡峡口。②[瀺灂(chán zhuó)]拟声词,形容水流声。③[胡牀(hú chuáng)]亦作“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④[帅司]官职名。
【答案】7. D 8. B
9. “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写游鱼仿佛在空中游动,阳光直射水底来表现潭水的清澈透明。
“摇橹者汗手死心,皆面无人色”,通过写舟中人的反应和感受来表现水势怒急的特点。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A.不同,逗乐/愉快/喜爱/喜爱;
B.不同,大约/能够/能够/值得;
C.不同,像北斗星那样/星斗/比/容量单位;
D.相同,跟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