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780字。
隆化县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九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条形码粘贴在条码粘贴区。
3.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涂满;答非选择题时,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使用答题纸时,请平铺使用,切勿对折。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第一部分(1—4题 21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中国人,中国魂,敢为人先第一人。中国的奇迹让世界A叹为观止,短短的几十年里,我们从B一穷二白到现在的全面小康,C日新月异的生活níng聚了多少人D处心积虑的心血和努力,经济的迅速发展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大国的形象。从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稳定国内疫情,到再把双手伸向世界,________;从张骞出使西域到现在的一带一路,这是一个智慧的大国。“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连点成线到面,在广mào的大陆上落地生根,为当今世界开启了崭新航程。由此可见,中国人不仅伟大,而且关注构建命运共同体,让我们赞美我们的祖国,赞美中华民族!”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níng聚( ) 广mào ( ) 崭新( ) 新冠( )
(2)上面语段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1分)
(3)下列句子最适合填入“ _______”处的是( )。(1分)
A.这个国家很负责任 B.这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C.这是一个伟大的大国 D.这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大国
2.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8分)
(1) 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2) 《渔家傲??秋思》中,运用典故抒发词人强烈的爱国、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拓展古仁人的忧乐观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D.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供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4.2020 年 6 月 23 日,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开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新成果在“云”上集中展示,让人大开眼界。某班将开展以“人工智能与我们的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位同学为活动搜集了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疫情防控和复工生产中,天津全面推广应用了“健康码”。小小的“健康码”看似简单,背后的技术支撑系统却十分庞大。每天百万级数量的“亮码”,均基于人工智能科技手段的支撑。有了“健康码”,精准分类防控得以实现,城市得以科学有序运转起来。
【材料三】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习惯观看手机中的天气预测。在天气预测中,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过手机的 GPRS 系统,定位到用户所处的位置,再利用科学算法,对覆盖全国的雷达图进行数据分析来预测天气。这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查询自己所在地的天气走势,收到的天气预报能精准到分钟和所在街道。
【材料四】人工智能在车联网的运用将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比如,外出购物时,车主启动汽车后,将同步开启车载智能系统,车主只需要告知系统所需要购买的商品或者服务,汽车的智能系统将根据出行路线、交通路况、目的地的评价情况,自动推荐最合适的消费场所。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1分)
(2)请结合以上相关材料,探究人工智能可在哪些方面改变我们的生活。(3分)
第二部分(5—20题 49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5~6题。(5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5. 两首宋词都写到了秋天的边塞。《渔家傲》侧重记实,用一个“ ”字统领下文的景物描写,揭示了边关将士 的处境;《破阵子》侧重回忆,“ ”一句为将士们的出征渲染了肃杀悲壮的气氛。(3分)
6. 请你说说两首词的作者借“白发”各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2分)
二、比较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7~10题。(13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