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130字。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自由
  陈忠实
  从师范学校的操场上朝南望去,可以看见挺拔雄伟的秦岭的峰峦;从眼前逐渐漫坡增高到山根的广阔的平原上,星散着大大小小的被树木的绿叶笼罩着的村庄;小河川道里,挑着稻捆的农民从木板搭成的便桥上忽闪忽闪走过去;田间小路上,农民拉着装满包谷棒子的小推车朝邻近的村庄走去。沉到平原西部的太阳,在落沉下去之前,向平原上的人们投射过来热情的最后的一瞥,把瑰丽的红光洒满村庄、田野、河水和挑担拉车的农民的脸上,秦岭陡峭的崖壁上红光闪耀。
  我坐在操场边角的草地上,温习算术。我的语文课似乎不成多大困难,算术就吃劲了。“呀!徐慎独,你找了个好清静的地方!”
  是田芳,不用抬头也听得出她的声音。我慌忙站起,看着她抿着嘴嗔笑着,倒不知该说什么了,该请她在草地上坐下呢?还是就这么站着?我对于女性有一种无法克服的慌恐感,一见着女人,我总是感到心里很紧张。
  她坐着不动,忽然盯住我的眼,问:“你为啥一天到晚不和我说话呢?”
  我的心里一悸,这样直截了当的问话,使我措辞不及,不知怎样回答。班主任王老师指定我和她同坐在一条长凳上,共用一张桌子,至今有两个月了,我没有主动和她说过一句话。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自己一时也说不清楚。
  “我文化水平低。”她说,“你瞧不起我吧?”
  我遭到误解了,连忙说:“我……没有没有!”
  “那……我是老虎、是魔鬼吗?”她讽讥地说,“怕我吃了你!?”
  我的脸轰然发热了,不由地低下头。我想起了在宿舍里听到的那个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老和尚威吓小和尚时把女人说成是魔鬼,我似乎就是那个可怜的小和尚了。我和她坐在一条长凳上,听讲或做作业,我从来也没有敢大胆地扭过头去注视她的脸。我只是在她不在意的时候,装作漫不经心地注视过她的眼睛和脸膛,其实我很想和她说话,和她对视,像她和班里的任何男生一样大大方方交谈或者开玩笑。我不行。越有这样想法,我却越要摆出一副毫不在意毫不动心的神态。我的心里有一道森严的壁垒,坚硬的外壳,对一切异性实行习惯性的排斥与反弹,我只好掩饰说:“我这人……不善辞令!”
  “好啊!‘不善辞令’!”她笑了,“你何必那么拘拘束束呢?你自个不觉得难受吗?我呀!一天不笑几场,不唱几场,心里就憋得难受。”
  我已经注意自己口头用语中那些文绉绉的词句。“我太……古板。”我说,她的话正说到我的痛处,其实我比她说的还要痛苦。
  她笑着,恳切地说:“咱们速成班,在一块不过两年,大家难得遇在一搭,毕业后就各自东西南北地去工作了,再见面也难了。你甭摆出那么一副老学究的样儿好不好?甭老是做出一派正儿八经的样儿好不好?走路就随随便便地走,甭迈那个八字步!说话就爽爽快快地说,甭那么斯斯文文地咬文嚼字!你看……我心里有话都端给你了!”
  我难为情地笑笑,我想象不出,我斯斯文文说起话来和迈着八字步,走起路来的样子究竟可笑到怎样的程度,却明白大伙对我摆出正儿八经的老学究的样子是不屑一顾的。我想告诉她,走惯了八字步倒不会随随便便走路了,咬文嚼字的说话习惯也难于一下子改过来,我的父亲苦心孤诣给我训戒下的这一套,像铁甲一样把我箍起来。我说:“改是要改,一下子还是改不掉!”
  “先把你的蓝布长袍脱下吧!”她说。
  “那我穿什么?”我问;
  “‘列宁服’,而今时兴。”
  “我能穿‘列宁服’吗?”
  “当然能。”她肯定地说,“你正年轻,身段也好,穿一身‘列宁服’,保险好看。”
  “有卖现成的吗?”我受到鼓舞,尤其她说我身段好,肯定在她看来,我的身材长得并不难看,“山门镇上能买到不?”
  “你把长袍改一改。”她说,“山门镇上有个裁缝铺,花一点钱改成‘列宁服’还能省一点。”
  “那我现在就去!”
  “咱们一块去,我给你参谋。”
  那个秃顶的老裁缝,取出改好的衣服,又取出剩余的布头,交给我。
  “试试。”她说,“看看合身不?”
  我有点难为情,当着她的面脱袍子,不大雅观,就说:“我回去试。”
  “在这儿试试,有不合尺寸的地方,老师傅看了也好改。”她说。
  “试试吧!”老师傅也这样说。
  我不好推辞,就背过她,脱下蓝布长袍来,尽管我袍子下有两层衬衣衬裤,心里还是止不住惶惑,似乎这蓝袍一揭去,我的五脏六腑全部暴露无遗了。
  “到镜子前头去照照。”师傅说。
  我站在穿衣镜前,自己看见了陌生的自己,竟然不好意思了。说真的,我在镜子里第一次发现,我的模样是很俊的,眉骨耸高了,脸上的棱角也明显了,再不是像我父亲骂我的那样一种女子气儿的少年了。
  “挺好。”她说,“刚合身。”
  我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轻松。我像卸下了钢铸铁浇的铠甲,顿然感到浑身舒展了。天呀!走出裁缝铺的门,踏上山门镇石板铺成的街道,我居然不会走路了!脱掉蓝袍,穿上“列宁服”,那个八字步迈不开了,抬脚举步十分别扭,她刚出门,看着我的走路的样子,噗哧一声笑了,像是压抑了许久似的,我才理会了,她在裁缝面前保持着与我的谨慎的距离,不敢说出太热情的话来。
  “呀!衣服换了,路也不会走了!”我也自嘲地说。
  “放开走!随随便便走!想蹦就蹦起来!”她说,像是和谁赌着气,“你敢不敢蹦起来?试试你的胆子,徐老先生?”
  她在激我,开我的玩笑,我心里一急,伸手在她肩上打了一下,立即就愣住了。天哪!简直不可思议,在这个栈铺拥挤的街镇上,我居然和一个女生打打闹闹!
  “好啊!蓝袍先生敢动手打一个女学生了!真是进步了,解放了!”她讥诮地斜过我一眼,使人感到亲切的讥诮呀!她说,“再勇敢一点,蹦起来!”
  我鼓了鼓勇气,连着蹦起来三次,蹦起来,挥一下手臂,落到地上的时候,我脸红耳赤,索性不去看街道上那些市民的脸色。我对她说:“我今天才解放了!”
  “对对对!”她连声附和,也很激动,“为啥不蹦呢?为啥不说不笑不唱呢?旧社会,尽让别人尽性儿蹦了,尽情儿笑了唱了,而今解放了,轮着我们妇女了!”
  “我可不是妇女!”我分辩说。
  “你比妇女还封建!”她哈哈笑着。
  “我究竟是什么且不管,”我也笑着说,“反正我自由了!自由多么好哇!”
  “唱歌吧!”她说,“有勇气,跟我唱着走过去!”
  “我不会唱……”我不承认我没有勇气。
  “跟我顺着溜吧!”她说着就唱起来。我和她并排走着,顺着她唱的音调溜唱: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
  临近校门的时候,她突然站住,回过头来,煞有介事地说:“你把八字步全忘了!”
  我心里一惊,真的,唱着歌走过街道的时候,我的脚步从八字步里解放了,自由了!
  (节选自陈忠实《蓝袍先生》,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脱下蓝袍,穿上列宁装,从走八字步到放开走,从面对田芳的胆怯到与其打闹再到蹦起来、唱起来等系列变化正是“我”一步步走向自由解放的过程。
  B.“我”最终卸下了钢铸铁浇的铠甲,收获自由,田芳的悉心引导只是外部因素,根本原因在于“我”对自由的强烈渴望。
  C.文章结尾处的唱词不仅表现了“我”挣脱枷锁后的轻松愉悦以及两人关系的融洽,而且还起到了交代小说背景的作用。
  D.文中划线句饱含了“我”对父亲训诫的不满和怨恨,同时也表明“我”深知自己被箍起来的根本原因在于家庭教育的陈旧。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来表现“我”内心的成长并最终获得心灵和精神的解放。
  B.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既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也让读者能够轻易地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乐,从而引起读者共情。
  C.小说中插入老和尚与小和尚的故事,不仅表现了“我”在女性面前的胆怯与羞涩,而且增添了行文波澜,丰富了小说主题意蕴。
  D.小说以对话式展开叙述,既推动了情节的快速发展,也便于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彰显人物性格。
  8.小说第一段环境描写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9.在作品中,蓝袍先生的学生悲叹道:“我送他(蓝袍先生)走之后,心里很不好受,感到压抑,一种被铁箍死死地封锁着的压抑,使人几乎透不过气来。”请联系《装在套子里的人》,分析蓝袍先生徐慎独与别里科夫的异同。(6分)
  湖北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我们决不投降
  宗璞
  昆明的天,非常非常的蓝。
  这是一种不可名状的蓝,只要有一小块这样的颜色,就会令人赞叹不已了。而天空是无边无际的,好像九天之外,也是这样蓝着。蓝得丰富,蓝得慷慨,蓝得澄澈而光亮,蓝得让人每抬头看一眼,都要惊一下,哦!有这样蓝的天!
  奇妙的蓝天下面的云南高原,位于云贵高原的西部,海拔两千米左右。高原面上有大大小小的坝子一千多个。这种坝子四周环山,中部低平,土层厚,水源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