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200字。

  九下课文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
  (一)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主要内容:诗歌采用第一人称,以“我”向“你”(祖国)的倾诉,将个体的“我”融入祖国的大形象里,并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表达了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二)陈毅《梅岭三章》
  主要内容:三首诗形式上可以独立成篇,内容上却是一个整体,每首诗各有侧重。第一章表现了革命者视死如归的气概和除恶务尽的决心。第二章表达了作者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第三章抒写了革命者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的崇高理想。
  (三)《短诗五首》
  1.《月夜》展现了“五四运动”前夕一代青年的个性觉醒,以及追求人格独立,追求思想自由的意识。
  2.《萧红基畔口占》寄托了作者对已故作家萧红的怀念之情。
  3.《断章》:哲理诗,告诉我们字宙间的事物存在着普遍联系,相互依存;这个事物与那个事物的关系,是有条件的、受制约的。
  4.《风雨吟》:诗中的“我”作为一个有志向的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为青年,面对苦难中的祖国,产生了强烈责任感、使命感与对中国社会前途、对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
  5.《统一》:聂鲁达,智利诗人,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统一》是一首哲理诗,告诉我们世界是多样的,世界因多样性而美丽;世界又是统一的,透过繁多的现象窥见单一的本质。
  (四)高尔基《海燕》(散文诗)
  1.文学常识:《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写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高尔基,苏联作家,主要作品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2.主要内容:文章运用象征的手法,讴歌了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和献身精神。
  3.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海燕》最大的特色。
  4.思考:课文歌颂的是海燕,为什么还要写海鸥、海鸭和企鹅?在写海燕高傲地飞翔时,为什么还写了大海、狂风、乌云和雷电?
  第二单元
  (五)鲁迅《孔乙己》
  1.主要内容:选自《呐喊》,作者鲁迅。文章塑造了孔乙已这一既可怜又可气,既可叹又可悲的读书人形象,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表现当时一般群众的冷漠麻木,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
  2.这篇小说以酒店小伙计(我)的视角叙述故事,有何效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