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650字。
修辞手法题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表述包含两点重要的信息:一是命题的范围——“常见”,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和反问等常见的修辞手法;二是考查规律——“正确运用”,表明高考试题不直接考查名词术语(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而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考查,即要求考生对修辞手法进行判断、理解和正确运用。
从近年的高考试卷来看,该考点的命题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从题型来看,多为主观表述题;二是从考查角度来看,主要包括准确判断修辞类型、正确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等;三是从取材来看,主要选择那些描写、记叙或抒情性语段;四是从考查目的来看,注重考查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考查方式一] 准确辨别修辞手法
[练中悟法]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
A.比拟、比喻、夸张 B.比拟、比喻、排比
C.对偶、借代、排比 D.对偶、借代、夸张
[解题流程]
[答案] B
[针对突破]
辨识修辞“两步骤”
第一步,通读语段,找特殊句子。快速阅读语段,留意并圈画一些文辞优美、语意深远的句子。
第二步,分析语句,辨别修辞。分析圈画出的语句,看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