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1250字。

  徐汇区2020学年初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30分)
  (一)(10分)
  1. 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________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关雎》)
  (5)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含蓄地表达出作者贬谪后内心苦闷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题答案】
  【答案】    ①. 海内存知己    ②. 波撼岳阳城    ③. 坐观垂钓者    ④. 君子好逑    ⑤. 寂寥无人    ⑥. 凄神寒骨    ⑦. 悄怆幽邃
  【解析】
  【分析】
  【详解】注意以下字形特别容易写错:撼、逑、寂寥、凄、悄怆幽邃等。此外还要注意“己”与“已”要区分开来,“钓”不能写成“钩”。
  (二)(4分)
  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 “萋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露为霜”写出了深秋露重霜浓的环境。
  B.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写出了主人公追寻思慕之人。
  C. 诗歌每章的开头均以景起兴,渲染出萧索凄迷的氛围。
  D. 诗歌直接抒发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
  【2~3题答案】
  【答案】2. 茂盛的样子    3. D
  【解析】
  【分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理解。
  “蒹葭萋萋”意思是:芦苇茂盛。萋萋:茂盛的样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理解。
  诗中“白露为霜”,点明时令,已是深秋;天破晓时,看到芦苇叶片上还存留着夜间露水凝成的霜花。此时诗人为追寻思慕的人而来到河边,出现在眼前的是弥望的茫茫芦苇丛,呈出冷寂与落寞;“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经历一番艰劳的上下追寻后,仍无法接近伊人;“宛”字表明伊人的身影是隐约缥缈的;诗人是借景抒情,不是“直接抒发”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
  故选D。
  (三)(7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桃花源记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