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4930字。
秘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考试时间:2022 年3 月22 日上午9:00-11:30】
南充市高2022届高考适应性考试(二诊)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本试卷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并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
2. 作答时,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要了解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只从我在上篇所分析的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两个概念去看是
不够的。有人说中国虽没有政治民主,却有社会民主。也有人说中国政治结构可分为两层,不民主的一层压在民主的一层上边。这些看法都有一部分近似。说“近似”而不说“确当”是因为这里还有一种权力,既不是横暴性质,又不是同意性质;既不是发生于社会冲突,又不是发生于社会合作。它是发生于社会继替的过程,是教化性的权力,或是说爸爸式的,英文里是 Paternalism。
“社会继替”就是指社会成员新陈代谢的过程。生死无常,人寿有限。从个人说这个世界不过是个逆旅,寄寓于此的这一阵子,久暂相差不远。但是这个逆旅却是有着比任何客栈、饭店更复杂和更严格的规律。没有一个新来的人,在进门之前就明白这一套的。不但如此,到这 “逆旅”里来的,又不是由于自己的选择,来了之后又不得任意搬家;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当然,在这大店里有着不同部分,每个部分,我们称之为“不同文化的区域”,有着不完全一样的规律,但是有规律这一点却并无轩轾。没有不在墙壁上挂着比“十诫”还多的“旅客须知”的。因之,每个要在这逆旅里生活的人就得接受一番教化,使他能在这些众多规律之下,从心所欲而不碰着铁壁。
社会中的规律有些是社会冲突的结果,也有些是社会合作的结果。在个人行为的四周所张起的铁壁,有些是横暴的,有些是同意的。但是无论如何,这些规律是要人遵守的,规律的内容是要人明白的。人如果像蚂蚁或是蜜蜂,情形也就简单了。群体生活的规律有着生理的保障,不学而能。人的规律类皆人为。用筷子夹豆腐,穿了高跟鞋跳舞不践别人的脚,真是难为人的规律;不学,不习,固然不成,学习时还得不怕困,不惮烦。不怕困,不惮烦,又非天性,于是不能不加以一些强制。强制发生了权力,这样发生的权力并非同意,又非横暴。说孩子们必须穿鞋才准上街是一种社会契约未免过分。所谓“社会契约”必先假定个人的意志。个人对于这种契约虽则并没有自由解脱的权利,但是这种契约性的规律在形成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各个人的自由意志,民主政治的形式就是综合个人意志和社会强制的结果。在教化过程中并不发生这个问题,被教化者并没有选择的机会。他所要学习的那一套,我们称作“文化”的,是先于他而存在的。我们不用“意志”加在未成年的孩子的人格中,就因为在教化过程中并不需要这种承认。其实,所谓“意志”并不像生理上的器官一样是慢慢长成的,这不是心理现象,而是社会的承认。在维持同意秩序中,这是个必需的要素;在别的秩序中也就不发生了。我们不承
认未成年的人有意志,也就说明了他们并没有进入同意秩序的事实。
我曾说:“孩子碰着的不是一个为他方便而设下的世界,而是一个为成人们方便所布置下的园地。他闯入进来,并没有带着创立新秩序的力量,可是又没有个服从旧秩序的心愿。”从并不征求、也不考虑他们同意而设下他们必须适应的社会生活方式的一方面说,教化他们的人可以说是不民主的,但若说是横暴却又不然。横暴权力是发生于社会冲突,是利用来剥削被统治者以获得利益的工具。如果说教化过程是剥削性的,显然也是过分的。我曾称这是个“损己利人”的工作,一个人担负一个胚胎培养到成人的责任,除了精神上的安慰外,物质上并没有什么好处。
从表面上看,“一个孩子在一小时中所受到的干涉,一定会超过成年人一年中所受社会指摘的次数。在最专制的君王手下做老百姓,也不会比一个孩子在最疼他的父母手下过日子更为难过”。但是性质上严父和专制君王究竟是不同的。所不同的就在教化过程是代替社会去陶炼出合于在一定的文化方式中经营群体生活的分子。担负这工作的,一方面可以说是为了社会,一方面可以说是为了被教化者,并不是统治关系。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长老统治》)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因为生死无常,人寿有限,从个人来说这个世界不过是个逆旅,所以每个人的人生相差不远。
B. 这个世界,无论哪个文化的区域,都一样有着规律需要新来的人去学习,去适应。C.发生于社会冲突,且目的是为了从被统治者身上获得利益而产生的权力才是横暴权力。D.契约性的规律需在尊重各个人自由意志的基础上形成,形成后各个人没有自由解脱的
权利。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本文主体部分先指出世界存在规律,然后论述这规律必须经由学习才能掌握,最后辨析了强制学习产生的权力即教化权力的特点。
B. 本文由别人对中国政治的评价引出中心观点,综合运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
C. 第三段说到蚂蚁和蜜蜂的群体生活规律的特点,是为了论证社会中的规律是社会冲突或社会合作的结果。
D. 本文主要从两个角度来阐释“教化权力”与“横暴权力”“同意权力”的不同,即教化权力的目的以及权力产生是否考虑被教化者的意志。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不属于“教化性的权力”的一项是( )(3分) A.父母在家教育孩子穿衣戴帽、餐桌礼仪、尊敬师长、礼貌用语等。 B.封建社会时期,中央政府向老百姓征收赋税,要求百姓服徭役等。 C.老师训练幼儿遵守课堂纪律,引导孩子学习校纪班规,团结同学。
D.公司前辈将自己的工作经验传授给新员工,帮助他们尽快提升工作能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的《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显示,CCUS是确保实现《巴黎协定》气候目标的重要技术支撑,绝大多数气候模式都需要它以实现深度减排目标。
CCUS是指将二氧化碳从工业或其他碳排放源中捕集,并运输到特定地点加以利用或封存的技术,包括碳捕集、碳储运、碳地质利用与封存、碳转化利用等环节,具有减排规模大、减
排效益明显的特点。
CCUS不仅可以实现直接碳减排,还能带动相关低碳产业的发展。比如在氢能产业中,由化石能源产生的“蓝氢”在CCUS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减少碳排放,成为较为理想的二次能源。此外,用生物质与燃煤混合发电再配合碳捕集,也被证明是一种高效且稳定的技术路径,有待进一步推广。
总体来看,CCUS能够将二氧化碳从排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